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评测 车型评测

悬挂系统汽车知识_悬挂系统有什么

2024-10-31 20:35:35 27人已围观

简介1.汽车悬架分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所谓的悬挂系统便是,在车轮与车体之间,担负起承载车体并吸收震动的工作,提供最佳的乘坐舒适性。正常情况下,减震器工作时会发热,如果不发热说明减震器漏油了。车子行驶中,每次上下震动时,悬挂系统都会发出“咯噔”的响声,到不平整路面时响声加剧,就说明悬挂系统出现了故障,

1.汽车悬架分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所谓的悬挂系统便是,在车轮与车体之间,担负起承载车体并吸收震动的工作,提供最佳的乘坐舒适性。正常情况下,减震器工作时会发热,如果不发热说明减震器漏油了。车子行驶中,每次上下震动时,悬挂系统都会发出“咯噔”的响声,到不平整路面时响声加剧,就说明悬挂系统出现了故障,可能是减震器损坏或减震器胶套破损。

悬挂系统-减震器检查

悬挂系统不但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平顺性),还对其他性能如通过性、稳定性及附着性能有影响。原来就是在悬挂系统中包含了避震器、弹簧、防倾杆、连杆等机件 。在转弯,特别是急转弯时,车身侧倾过大,说明减震器、稳定杆,或是导向机构部件有损坏 。

制动系统-刹车油刹车片

在日常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检查制动时车辆是否跑偏、制动效能怎么样,以及驻车制动(手刹)的效果怎样 。在进行车辆保养时,制动系统首先要进行刹车油检查,比如刹车管有无破裂、刹车油有无泄漏等。刹车踏板也是需要注意的部件。

在更换完刹车片后,要检查刹车踏板回位是否正常,在日常行驶的时候要注意防止脚垫滑到刹车踏板底下,以免刹车不能踩死 。

制动系统刹车油不能混加,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汽车都装有两套制动系统:用脚控制的行车制动(刹车)和用手控制的驻车制动(手刹) 。更换刹车油时,一定要把原来的刹车油放光,不能混加,刹车油里面更不能混入空气。一般来说,刹车片的磨损程度跟使用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自动挡车的刹车片 用得要比手动挡的费,一般两万多公里以后,每次做保养的时候就要检查一下洒水车刹车片。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悬挂系统。如果胶套破损严重,则要和减震器一同 维修更换。

汽车悬架分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 前言

在前面一篇10万公里大保养的文章中,很多读者留言关于没有关于底盘检查的具体部分。有兴趣的车友可以看一下上一篇文章。

由于底盘的构造涉及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在上一篇并没有开展开更多的篇幅来讲。鉴于有这方面需求的车友也比较多,本篇我们具体科普一下底盘悬架的分类和常见的异响震动解决方案。

2 底盘悬架的常见类型

汽车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简单来说,可以划分为四大部分:动力总成,车身构架,底盘,电器设备等。

而底盘作为汽车的四大部分之一,主要作用是支承、安装发动机及其各部件、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传递动力到车轮,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底盘结构是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由底盘悬架,车架,刹车,以及各种连杆组成。其中底盘悬架的主要起到支撑和减震的作用。另外对于动力总成工作时动力的传递,也会涉及到底盘悬架。

现代汽车底盘采用的悬挂系统,按其结构类型的不同,分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

简单来说独立悬架各个车轮悬架系统之间是独立的,车轮行驶中受到的冲击由该轮的独立悬架来完成减震和吸能的处理,而非独立悬架单边受到的冲击会反馈到另外一边的悬架和车轮上。

独立悬挂系统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双连杆式,多连杆式、麦弗逊式悬挂等。非独立悬挂,比较常见的有扭力梁悬架和钢板弹簧式悬挂。

对于市面上的各种车型,采用不同的悬架系统,再加以调教,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底盘行驶特性。独立悬架也并不一定就比非独立悬架要好,还和厂家的安装角度,调教风格有很大关系。比如雪铁龙历来都有底盘大师的称号,能把普通的扭力梁后悬架调教的比很多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架的车型都要好。

举这个例子硬吹了一波雪铁龙,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的时候,不用太纠结这个东西。给你一个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的运动车型,你也不一定跑得过开着买菜板车悬挂的专业车手(扯的有点远了,咱们接着往下科普)。

3 底盘悬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悬架是连接车轮和车身(车架)的桥梁,利用各种形式的弹力(弹簧)和能量消耗部件(减震器/阻尼器)来缓冲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起到保持车内舒适度,支撑和保持车轮与路面的接触的功能。

1)麦佛孙式独立悬挂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的车轮是沿着主销滑动的悬挂系统,具有结构紧凑、集成度高,零部件少,重量轻的特点,也是汽车上普及率最高的悬架系统。

可以说从几万块的代步车到几十上百万的豪车都有它的身影。市面上超过80%以上的轿车和SUV的前轮都采用这种悬架。粗壮的筒式减震支柱和弹簧,厚实的下摆臂,是构成麦佛逊悬架的标志。

2)双叉臂(双横臂)独立悬架

双叉臂(双横臂)式悬挂系统是指拥有两根叉臂(横臂),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挂系统。

可以简单理解为麦佛逊悬架的升级版,将单独的下摆臂衍生成双叉臂或者双横臂的结构。

对于侧向的支撑更加的到位,比如急刹车不容易点头。高速过弯更加的可靠,不过成本也更高,占用车内空间也更大。

注:双横臂可以简单理解为简化版的双叉臂,将双叉的复杂形状改成两根简单的横臂,往往会搭配侧向拉杆加以辅助。制造成本也比双叉臂要低,更多的应用在后轮上。

3)多连杆独立悬架

多连杆式悬挂系统是由3-5根杆件组合起来控制车轮的位置变化的悬挂系统。多用于轿车或者SUV的后轮悬架系统,也是悬架系统里面最复杂的一种。

车轮受到各个方向的冲击和力量通过多根连杆来化解,可以保证更高的舒适度和更好的稳定性。特点是贵,占用空间大,维修也更加的麻烦。

传祺GS4的后轮多连杆独立悬架

4)扭力梁悬架

通过一根可以产生扭转力矩的扭力梁将两个车轮连接起来的半独立式悬架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板车悬架

普遍用于A级和AO级的小车后轮上面,特点是价格便宜,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皮实耐用。

经典的板车扭力梁悬架

5)钢板弹簧式悬架

采用钢板碟片的方式被用做非独立悬架的弹性元件,由于它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使得悬架系统大为简化。这种悬架广泛用于货车,面包车的前、后悬架以及某些硬核越野车中,比如奔驰的大G。

这种悬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承载性好,缺点是舒适度较差。

6)双连杆独立悬架

这种悬架可以看做是麦佛逊悬架的一个变种,把下摆臂替换成2根独立的连杆,辅以横向稳定支撑杆组成。由于两根连杆看起来比较细,也俗称筷子悬架。

比如老款的汉兰达后轮就是采用这种悬架,特点是比多连杆悬架结构简单,成本要低,舒适度好,但是承载能力和抗扭转能力都比不上多连杆。

4?底盘异响震动的检查和解决方案

前面科普了底盘悬架的各种类型和构造,为的是在我们实际用车过程中,当底盘发生异响或者震动过大的时候,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快速的定位和解决。根据异响和震动发生的部位可以简单分为下面三种。

(1)动力总成部位

a)发动机和变速箱机脚

动力总成是通过发动机和变速箱机脚安装在底盘上的,而机脚里面的橡胶件会随着使用的时间慢慢老化失去减震的作用,所以发动机和变速箱机脚是我们重点排查的项目之一。

常见故障现象:怠速震动变大,比如方向盘抖动,油门刹车抖动,异响等

新老机脚对比,可以看到老机脚橡胶已经开裂并部分缺失。

b)发电机皮带

发电机皮带会随着使用里程的增加变长和老化,当皮带的长度超过涨紧轮的极限位置后,皮带就会出现松动,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就会造成异响和不规则的抖动。所以皮带也是我们重点检查的项目之一。

常见故障现象:加速或减速时伴随有不规则的异响和抖动,当这个异响和抖动是来自发动机舱的时候,有可能就是皮带松动造成的。

c)发动机进气部分

当发动机进气部分出现堵塞或者泄露的时候,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就不能很好的保证燃烧室里面的正常燃烧,异响和抖动也就随之而来。

常见故障现象:加速不顺,油门偏软无力,异响类似跑火车的声音。

之前朋友保养完了发现加速油门无力,跑起来还有一股哄哄响的声音,最好一检查,是空滤装反了并且没安装到位导致。

(2)前轮部位

a)悬架系统

悬架系统的异响和震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

减震阻尼器漏油

常见故障现象:经过颠簸或起伏路面明显感觉传递到座位的震动变大,并且持续时间长。

这是由于阻尼器里的油液泄露,不能很好的起到支撑和消除震动的能力。

下摆臂球头或者衬套损坏

下摆臂作为悬架里主要的连接部件,在工作中承受的力较大,连接处的球头里大部分都有橡胶件或者油封,时间长了连接处旷量过大,造成异响和损坏。

常见故障现象:行车中前轮处异响,底盘松散,并伴随有震动加大,下摆臂也是重点的检查项目之一。

前轮轴承损坏

前轮轴承是承载车轮和车身重量的关键轴承之一,安装在车轴羊角(也叫转向节)里,当受到外力超出其承受能力或者润滑不良的时候,就很容易损坏,内部旷量变大。

常见故障现象:速度越快,异响和震动越大,类似嗡嗡声或者啸叫的声音,并伴随有轮毂不规则跳动。另外原地打方向异响也可能是前轮轴承的问题。

b)转向系统异响

转向系统的异响往往发生在转向拉杆球头,转向支柱万向节这些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检查到。

常见故障现象:原地打方向有滋啦滋啦的异响,排除轮胎与地面的声音外,很有可能就是拉杆球头或者万向节的问题。

注:方向柱万向节生锈卡滞还可能会导致方向盘回位不正,打方向生涩等故障

c)刹车系统异响抖动

当刹车盘和刹车片在经过长时间的磨损后,会出现两者之间的旷量变大,导致刹车时候刹车片不能很好的和刹车盘进行结合,就会发生异响和抖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前轮,因为大部分的汽车都是前置发动机,重量集中在前轮,而刹车时点头会加重前轮的承载力和刹车力。

常见故障现象:刹车时有刺耳的异响,往往伴随有方向盘抖动或前轮抖动等情况。

(3)后轮部位

前面提到的前轮部分减震支柱,刹车系统,车轮轴承产生的异响,同理在后轮也可能会发生,这里不再一一举例。后轮和前轮不同的地方在于,很多车型后轮采用的是多连杆悬架和扭力梁悬架。主要讲讲这两种。

比如上图中的多连杆后悬架,异响往往发现在这些连杆的连接部位,球头旷量变大,胶套损坏是常见的故障。

上图就是由于球头损坏更换了下横杆的后悬架

而对于扭力梁悬架,异响往往来源于上图的三个部位,弹簧的上下顶胶和减震支柱的连接处。

5 小结

底盘的异响和震动是让很多车主头疼的事情,因为不好定位故障,希望学习了底盘悬架的科普知识和异响震动的来源后,可以给你参考。不花冤枉钱,早日解决故障。

另外在我们平时的行车过程中,遇到坑洼路段和减速带,减低车速,缓慢通过,可以更好的延长底盘悬架的寿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于汽车来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是车辆最为重要的“三大件”。不同于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单个部件,车辆的底盘则是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四大系统共同组成。其中,汽车悬架就是行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常见的汽车悬架都有哪些种类?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

一、独立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当下最流行的独立悬架之一,一般用于车辆的前轮。其结构主要由螺旋弹簧、减震器、三角形下摆臂组成,绝大部分车型还会加上横向稳定杆。在实际应用上,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优点十分明显,结构简单可以使其成本低、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并且在一个下摇臂和支柱的几何结构下能自动调整车轮外倾角,让其能在过弯时自适应路面,让轮胎的接地面积最大化。不过,由于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构造为直筒式,对左右方向的冲击缺乏阻挡力,抗刹车点头作用较差,悬架刚度较弱,稳定性差,转弯侧倾明显。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顾名思义,多连杆式独立悬架是指由3根或3根以上(一般为3~5根)连接拉杆构成,并且能提供多个方向的控制力,使轮胎具有更加可靠的行驶轨迹的悬架结构。这也是目前悬架设计中表现最好的悬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不仅可以保证车辆拥有一定的舒适性,而且由于连杆较多,可以使车轮和地面尽最大可能保持垂直,尽最大可能减小车身的倾斜,最大可能维持轮胎的贴地性。不过由于多连杆悬架结构相对复杂,材料成本、研发实验成本、制造成本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悬架,同时其占用空间大,因而更多地搭载在B级以上的中高档车型上。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又称双A臂式独立悬架,由上下两根不等长V字形或A字形控制臂以及支柱式液压减震器构成,通常上控制臂短于下控制臂。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的上下控制臂能起到抵消横向作用力的功效,这使得支柱减震器不再承受横向作用力,而只应对车轮的上下抖动,因此在弯道上具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来说,这种结构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两根三角形结构的摇臂还拥有出色的抗扭强度和横向刚性,因此在硬派SUV或者皮卡上也经常会使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结构。不过,这种悬架系统也存在较多劣势,空间占用较大、制造成本高、悬架定位参数设定复杂,同时维修保养时的复杂程度高,在定位悬架及四轮定位时,参数也较难确定。因此在小型车上,很少有搭载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系统。

二、非独立悬架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发明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的后悬架中。其主要由:用于承受主要垂向和侧向力矩的扭转横梁;焊接在扭转横梁左右两侧的纵向摆臂;布置于纵向摆臂前端用于连接车身的弹性元件及连接支架;弹簧减振器系统4大部分组成。实际应用中,是将非独立悬架的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当一边车轮运转跳动时,另一侧车轮也做出相应的跳动,使整个车身震动或倾斜。该悬架系统的优势是构造较简单,容易维修且占用车底空间较小,承载力大,多用于载重汽车、普通客车、小型车和一些其他特种车辆上。但舒适性较差,操控性不佳也是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

整体桥式后是一种典型的非独立悬架,在商用车领域多用于载重卡车、货车、客车、皮卡等车型上,在乘用车领域多用于偏重越野的SUV车型。整体桥式悬架的结构很简单,就是通过一根硬轴将左右两个车轮相连,然后将车轴与车身相连即可。早期的整体桥采用钢板弹簧,几乎无需固定部件,不过随着制造材料的发展,钢板弹簧由于其舒适性较差现已被弹性更好、结构更紧凑的螺旋弹簧所代替,这就有了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在实际应用价值上,由于其强度很高,而且可以很好的保持离地间隙,这对于提升越野性能和承载性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同样的,这样的悬架系统在操控性、舒适性的表现也就完全无法和其他悬架相比了。

三、其他悬架

空气悬架

空气悬架作为一种高端配置,目前只在一些豪华客车、SUV和轿车中才有所搭载。空气悬架是一种非常全能的悬架系统,其结构上由空气压缩机、蓄压器、控制单元以及来自车身的一些高度传感器/加速传感器等构成。根据不同的路况,行车电脑会判断出车身高度变化,再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使弹簧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降低或升高底盘离地间隙,以增加高速车身稳定性或复杂路况的通过性。比如,在高速上行驶时悬架会变硬,车辆的稳定性增强,在颠簸的路上悬架会变软,车辆的减震和舒适性同样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这样的悬架系统结构非常复杂,成本高昂,并且出现故障的几率和频率也会高于螺旋弹簧悬架系统,相关部件的密封性、气泵系统局部过热等都是常见问题。

电磁悬架

电磁悬架也常称为磁流变液减震器悬架。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它可用于智能阻尼器,制成阻尼力连续顺逆可调的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化减振装置。该装置结构简洁,功耗极低,控制应力范围大并可实现对阻尼力的瞬间精确控制。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只有美国德尔福这一家公司研发出了可以商用的电磁悬架。搭载电磁悬架的汽车,即使在最崎岖的路面上,也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减少轮胎反弹,控制车辆的重心转移和前倾后仰程度,来维护车辆的稳定,还可以在车辆急转弯或做出闪躲动作时很好地控制车身摇摆。但是成本高昂、维护困难是其最主要的缺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