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评测 车型评测

长安汽车大跌_长安汽车跌停净卖出最新消息

2024-10-31 20:44:36 9人已围观

简介1.长安汽车销量目标下调超五成 2025转型计划面临挑战2.数据复盘:三大指数放量收涨20亿抢筹信创概念3.长安汽车股票停牌后是好是坏4.长安汽车怎么跌这么多啊?5.从亏26亿到赚38亿,长安汽车“转危为安”1月31日,长安汽车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长安汽车销量目标下调超五成 2025转型计划面临挑战

2.数据复盘:三大指数放量收涨20亿抢筹信创概念

3.长安汽车股票停牌后是好是坏

4.长安汽车怎么跌这么多啊?

5.从亏26亿到赚38亿,长安汽车“转危为安”

1月31日,长安汽车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29亿元。尽管整体业绩不及预期,但从长安汽车第三、第四季度的业绩来看,长安汽车已经走过了上行的拐点,步入上行通道。

“从近期的业绩报告来看,长安汽车在第三季度减亏明显,第四季度业绩已实现盈亏平衡,甚至可能略有盈余,2020年‘筑底完成’的长安汽车会继续上行。”一位分析师对《新车新技术》这样说到。

2月4日,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华创证券、兴业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均给予了长安汽车买入、增持的评级。尽管长安汽车本身的业绩和汽车行业回暖均不及预期,敏感的资本市场仍旧看好长安汽车后市的“雄起”。

第四季度已实现盈亏平衡

长安汽车的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6.8亿元下降452.56%-526.01%。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50元/股到0.60元/股。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原因,长安汽车解释称,主要是受到销量下滑影响。长安汽车此前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累计销售新车约176万辆,较2018年的207.46万辆同比下滑15%。

但从第三季度开始,长安汽车已经开始步入上行通道。据三季度报,长安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7.25%,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5.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2.65%。

尽管目前四季度季报还未披露,但长安汽车第四季度销量喜人,其中长安自主2019年第四季度销量实现24.7万辆,同比增长24.4%,环比增长38.3%。

在长安汽车官方发布的12月的销量数据中,长安汽车整体销量193716辆,同比、环比分别劲增31%及9.8%。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以12月销量150361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1.6%,夺得了12月中国市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其中CS75系列、CS35系列、CS55系列以及逸动系列均月销过万。

由此可以预见,长安汽车2019年第四季度的业绩相比于第三季度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在2020年,长安汽车将会有多款重磅产品推出,势必将会继续推动长安汽车整体业绩的上行,成为新的盈利点。

在自主板块,2020年长安汽车将推出包括逸动PLUS、UNI-T在内的多款全新产品。其中逸动PLUS这一长安“PLUS”家族的全新成员,结合此前CS35?PLUS、CS55?PLUS、CS75?PLUS上市即成爆款的表现,逸动PLUS必然也会延续这一传统,成为又一销量支点。

UNI-T则将开启长安汽车全新的产品序列,尽管目前披露的信息并不多,但这款全新紧凑型SUV已经获得了如潮的好评。全新序列产品的加入,这将助推长安汽车实现产品高端化发展,进一步助推企业品牌向上。

在合资板块,长安福特正稳步推进“长安福特加速计划”,到2021年底长安福特将投放至少18款新车型,其中包含5款新能源产品,且有9款是全新平台产品。2019年下半年上市的锐际亦展现出了极强的产品竞争力。同时,2020年是长安福特的“3E”SUV之年,探险者Explore、锐际Escape、锐界Edge为主力的SUV产品线将实现全面更新换代。

2020年长安汽车还将迎来林肯品牌的国产新车,其首款车型全新林肯冒险家将在2020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在未来的3年内,林肯计划再推出5款新车型。

长安马自达则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了全新一代马自达3,新车上市有效改善了主力车型马自达3由于产品老化所带来的销量下滑问题。同时,2020年长安马自达将引入全新的紧凑型SUV?车型CX-30,备受关注的马自达新能源车型亦被列入产品引进的规划讨论中。

过去数年,业界分析认为产品更新缓慢是长安合资板块业绩下滑的一大原因,如今经过调整之后,长安合资板块已重回正轨,有望再次成为长安汽车的“利润奶牛”。而长安自主板块则一直处于稳步提升之中,单车利润上扬、产品力溢价向上,合资、自主同时发力,长安汽车向上之势难以阻挡。

“长安汽车拐点明确,回暖逻辑不变”?国盛证券的分析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持有相同观点的证券公司不在少数。2020年1月,包括国泰君安、西南证券在内的多家证券公司调高了长安汽车的评级,给出了买入和增持的建议。

企业定力为上行打好基础

长安汽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1958年,长安汽车生产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填补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空白。2009年,长安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四大集团之一。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对于这样一家拥有辉煌历史的企业来说,长安汽车有着远胜于一般车企的企业定力。在2018年,长安提出了第三次创业,开始进行全集团层面的转型,提出了“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的产品战略,加快了向汽车“新四化”的进军脚步。同时,在这一战略驱动下,长安汽车对产品矩阵展开了“精品升级”布局。

但在长安汽车转型过程当中,中国车市遇到了近30年来的首次销量下滑。对于长安汽车而言,阵痛难以避免。好在长安汽车并未将眼光仅仅放在一时的销量成绩上,依旧将每年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自主研发,?“蓝鲸动力平台”、“全球研发中心”、北斗天枢计划、香格里拉计划等一系列研发、战略布局持续推进。

“在报表不太好看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会沿着上半年有效措施继续做下去。”?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表示。

如今强大的企业定力让长安汽车进入?“收获期”。2019年,长安汽车多款新产品成为爆款,?“PLUS”家族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的盛况。其中全新CS35?PLUS?2019年销量达到122666辆,同比增长596.1%;CS55?PLUS上市不到2月,销量即达到了21495辆;9月上市的CS75?PLUS成为网红爆款,上市不足四个月,销量达到70011辆,月均销量近2万。

在技术层面,2019年,长安汽车已实现L1级驾驶辅助技术普及应用,L2级别自动驾驶量产。新车CS75?PLUS、CS55?PLUS获得市场热捧,与智能技术的提升息息相关。2020年,长安汽车L3级别自动驾驶有望实现量产,这将帮助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走在行业前沿。

而备受赞誉的蓝鲸NE动力平台将在2020年下半年迎来新机型——蓝鲸NE?1.5T发动机的量产。蓝鲸NE?1.5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30kW,最大扭矩则是300Nm,这一数据甚至超越了本田思域那台以动力见长的1.5T地球梦发动机(130kW/220Nm),被誉为“1.5T动力性能新标杆”。

蓝鲸NE?1.5T将会搭载在CS55?PLUS蓝鲸版和锐程CC蓝鲸版车型上,进一步增加产品硬实力。蓝鲸版车型将与新上市的CS75?PLUS、CS85COUPE和CS95的ICA车型一起,进一步提升长安的品牌竞争力。

即便汽车市场整体下滑,技术好、产品力强的车型依旧能够保持极为强势的销售表现。技术实力的提升和技术标签的打造,能够让长安汽车在未来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中国车市还未看到明显回暖的痕迹,但提前布局、有着极强企业定力的长安汽车已经走过拐点,步入上行通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销量目标下调超五成 2025转型计划面临挑战

汽势Auto-First|梁树一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最新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盈利为20亿—3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为189.28%—233.93%。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长安汽车为亏损状态,亏损金额为22.4亿元,在疫情之下,扭亏为盈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销量逆势上扬却也难以止损

2019年是长安汽车不平凡的一年,或者更可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在第三次创业的发力时期,车市“寒冬”悄然而至,而刚刚痛失“自主一哥”的长安汽车在2019年销量大幅下滑,最终以亏损收官。

汽势Auto-First注意到,在2019年,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PSA无一幸免,纷纷出现下滑,尤其是长安福特。在2016年,长安福特曾取得了逼近百万的年销量,而到了2019年则仅剩18.3万辆,短短三年间,长安福特黯然无光。

而进入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车市遭受更严峻的考验,而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销售新车787.3万辆,同比下滑22.4%,下跌已经成为了各大汽车集团的主旋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却在疫情之中站了起来,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新车83.1万辆,同比增长1.3%,虽然看似同比增长并不显著,但需要注意的是,疫情之下的1.3%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具体而言,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板块(包括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哦新车42.04万辆,同比增长6.64%;长安福特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9.75万辆,同比增长30%;而长安马自达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5.6万辆,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是8.4%的下滑幅度也大大领先于乘用车市场总体增速。

不仅如此,根据此前长安汽车制定的2020年191万的销量目标,目前已经完成了43.5%,对于疫情之下的中国车市,这一成绩更是可圈可点,而根据6月份长安汽车各大版块终端销量的再度提速(6月份长安乘用车板块同比增长38.11%;长安福特同比增长37%;长安马自达同比增长30.7%),完成这一销量目标似乎并不难。

仅从销量来看,似乎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预期的扭亏为盈正是得益于此,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长安汽车在公告中透露道,盈利的是原因是因为非经营性损益项目贡献了52.75亿元,这意味着终端销量正增长的长安汽车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层面依然有着22.75亿—30.75亿元的亏损……当然,终端销量的逆势上扬的确有效降低了亏损。

盈利靠的是“变卖家当”和“炒股”

长安汽车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所以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公司产品结构改善,从而致使盈利能力提升,当然,长安汽车也公布了创造收益的项目。

首先,长安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简称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亿元。

去年12月份,长安新能源增资在重庆两江新区举办了增资仪式,其中长新股权基金增资10亿元;两江基金增资10亿元;南方工业基金增益7.4亿元;南京润科产投增资1亿元,而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所持有的长安新能源股权由此前的100%稀释至48.9%。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增资过后,长安新能源并未作出大规模扩张,所以增资的资金大部分进入了长安汽车的手中。

其次是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股权为上市公司股东提供了约14亿元的净利润。

对于成立于2013年的长安PSA而言,DS品牌车型在终端市场从未热销,年销量始终在千余量徘徊,而长安汽车也不离不弃,利用其年产能20万辆的工厂为长安新能源车型、长安CS85代工,以解决长安PSA温饱问题。但世事难料,在2019年长安汽车步入低谷,无力继续接济长安PSA,于是,还未熬过七年之痒的长安PSA最终上演了一场“分手”大戏。

去年年底,重庆联合产权交易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长安汽车已于2019年10月28日发出挂牌预披露公告,意图出售长安PSA?50%股权,项目预披露期至2019年11月22日结束。很快,接盘人来了,它就是汽车圈的“野蛮人”——宝能。据了解,此次长安汽车持有的长安PSA?50%的股权作价16.3亿元,而长安PSA项目终止后,这些资金大多也就成了收益。

除了出售长安新能源和长安PSA的股权,长安汽车另一笔横财来自“炒股”。2016年,深知新能源车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长安汽车瞄准了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不过当时宁德时代还不是“电池一哥”。

2017年,长安汽车出资5.19亿元,通过收购镇江德茂海润基金32.67%的基金份额,以间接方式入股宁德时代,持股比例约为0.39%,而在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股票为长安汽车带来了巨大回报,虽然持股比例并不多。长安汽车公告中指出,公司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75?亿元。

汽势观:疫情之下,长安汽车在上半年能取得如此收益已经非常不易,不过逆市上扬的销量却依然不能止损,反而需要靠出售股权以及宁德时代股票大涨帮助盈利,这也体现出当先车企艰难的现状,当然,对于一步步走出低谷的长安汽车而言,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数据复盘:三大指数放量收涨20亿抢筹信创概念

长安汽车迎来新任董事长。

7月8日,长安汽车法人代表发生变更,朱华荣正式成为集团负责人。至此,朱华荣成为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计划的新任掌舵人。

本次转型于2017年底开始实行,以2020年和2025年为节点,聚焦于向新能源化、智能化以及高端化转型。

从近两年的表现来看,长安汽车第一阶段或难实现。长安汽车原定今年销量目标是400万辆,现下调至191万辆。同时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未如期发布,智能化存在优势暂不显等问题。

这都对长安汽车实现2025年转型计划构成挑战。

“第三次创业”的关键词

2017年,朱华荣提出了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计划,次年4月正式启动。该计划关键词为“新能源化”“品牌向上”和“智能化”。

长安汽车当时宣布了2020年、2025年发展目标:

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市占率12.7%。其中自主品牌246销量万辆,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

2025年,目标销量600万辆,市占率15.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3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16万辆。

围绕“第三次创业”计划,在2017年-2018年期间,长安汽车陆续发布“香格里拉”新能源汽车计划、“四大品牌”发展思路、“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等。“香格里拉”项目在2017年底最先公布。该计划当时由前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带队,朱华荣操刀。

长安汽车提出: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前,累计推出21款纯电动车型和12款插电混动车型;到2025年,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将停售传统燃油汽车。

在智能化方面,2018年8月,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计划,宣布要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计划未来10十年累计投资200亿元。

长安汽车提出:到2020年,打造2000人的开发团队,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和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自动驾驶L3级别量产;到2025年,预计打造5000人的开发团队,实现自动驾驶L4级量产,车载功能100%语音控制。

品牌向上方面,长安汽车今年6月推出了高端产品UNI系列。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表示,UNI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武器。

截至目前,“第三次创业”计划虽已推行两年多,但成效不太理想。

新能源车型销量一般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方面暂无代表产品。

长安汽车有7款新能源车型在售,但多是“油改电”而来,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集中在300-400km之间。而广汽新能源等纯电动车续航超500km,主攻中高端市场。

长安新能源没有产品销量进入前列。据乘联会数据显示,长安新能源旗下车型未能进入销量TOP10。

据长安新能源介绍,旗下逸动EV?460自2018年4月上市到2019年底,累计销量仅2.5万辆。其中1万辆来自T3出行平台订单。

长安新能源向财经网汽车表示,已经在加快新品推进步伐,最新一款产品逸动E-Life也将展开试驾活动。

长安新能源旗下尚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产品均由长安汽车工厂代工。此前承诺要在2020年前打造的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亦未有相关消息。

因自身难以支撑新能源业务发展,长安汽车主导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实行混改。

去年12月初,长安新能源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为南京润科、长新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两江基金。四家股东分别增资10亿元、10亿元、7.4亿元、1亿元。增资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新能源的股权降至48.95%,丧失绝对控制权。

据天眼查显示,四家战略投资者均有政府背景。

其中,南京润科是南京溧水区国资委旗下全资公司,目前投资有长安新能源和南京恒天领锐汽车两家公司。

长新股权基金背后股东之一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11月,目前仅投资长安新能源。

两江基金股东之一亦是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而南方工业基金背后股东之一为中国兵装集团。中国兵装集团为长安汽车实际控股人。

据长安汽车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四家股东增资28.4亿元已到账。

距离长安新能源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已超半年。就混改最新进展情况,财经网汽车采访了长安汽车,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具体细节待时机成熟,会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

尚未建立智能化优势

相比新能源汽车进展缓慢,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已有一定成果。但鉴于自动驾驶研发周期较长,优势尚不够突出。

长安汽车智能化研发重点是自动驾驶技术。

长安汽车现在售的部分产品搭载了驾驶辅助系统,具备自动泊车辅助、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提示以及场景重建等功能,达到L2级别。

据长安汽车介绍,去年7月,L4?级自动驾驶完成开放场景下的示范运营。今年3月,UNI-T完成L3级自动驾驶量产实测。4月,长安汽车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L4级无人驾驶运营平台。

同月,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落地重庆。该项目预计投资380亿元。该项目将导入1000人规模的研发队伍。

长安汽车向财经网表示,待后续法律法规开放后,长安汽车将实现L3级车型量产上市。

针对自动驾驶分级,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有部分车企也表示,已实现L2级别。如名爵品牌表示,第三代名爵6达到L2.5级,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

北汽新能源等车企也将2025年视为实现L4级无人驾驶量产的关键节点。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大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起点差不多。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目前在企业车中,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较占优势。特斯拉现自动驾驶级别处于L2级别。

张翔指出,出于成本考量,一般中高端产品对自动驾驶需求较高,而长安汽车现主要偏经济车型。

UNI-T虽然是长安汽车推出的高端产品,但在售价上与经济型产品区隔不大。

高端产品UNI低价入市

UNI-T采取低价入市策略,这或对UNI系列高端品牌的定位有一定影响。

UNI-T于6月21日正式上市,售价为11.39-13.39万。

这与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完全不同。如WEY首款车型VV7上市起售价是16.78万。领克01是15.88万起。

UNI系列也未自建销售渠道,现归于长安乘用车旗下。WEY和领克在集团内部优先级,与其他品牌地位同等甚至更高,并自建销售渠道。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指出,UNI-T的推出,还会形成内耗。

长安CS55、CS75?PLUS两款车的售价区间为8.29-15.49万辆,与UNI-T完全重叠,且都主攻紧凑型SUV市场。

长安CS55系列和CS75系列6月合计销量为2.8万辆,占总比为14.4%。

张翔表示,UNI系列可定位为中端产品。在UNI系列推出前,长安汽车产品主要集中于12万以下中低端市场,UNI-T是其自身品牌向上的表现。

销量回暖但业绩仍亏损

业绩不振亦是影响长安汽车转型的重要因素。长安汽车当前销量虽有回暖,但远低于预期,且主营业务汽车经营亏损超同期。

最新数据显示,长安汽车6月销售新车19.4万辆,同比增长37.6%;上半年累计销量为83.1万辆,同比微增1.2%。

年初,长安汽车曾表示,将力争实现超191万辆的年度目标,其上半年已完成四成,但距离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定下的400万辆目标相差甚远。

长安汽车2016年巅峰时期,销量为305.8万辆,扣非净利润为94.4亿元。

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长安系中国品牌尤其是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目前还难以支撑长安汽车整个集团的发展。

主营业务短时间内大幅度的下滑,使得长安汽车业绩不理想。

7月14日,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预计20亿-30亿元,同比增长189.3%-233.9%。

但财经网汽车发现,长安汽车净利润扭亏为盈,虽然和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有关,但主要是得益于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收入大幅增长。

因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长安PSA?50%股权,以及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长安汽车上半年收益合计约增加52.8亿元?。

另外,长安汽车2020年一季度财报提到,还收到政府补助5.7亿元。

除去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贴,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处于亏损阶段。

转型计划和密集产品投放的实施,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撑。钟师表示如果“没有销量与利润支撑”,或将影响长安汽车转型步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股票停牌后是好是坏

数据复盘

今日(12月1日)大盘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涨,两市超3200只个股上涨,成交金额10584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67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45%,深成指涨1.4%,创业板指涨1.53%。

板块方面,乳业、食品加工、信创、饮料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抗原检测、供销社、机场、中药等板块跌幅居前。

主力复盘:20亿抢筹信创概念13亿出逃众生药业

今日互联网服务、酿酒、食品等板块主力净流入靠前,其中互联网服务板块净流入超20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12月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前20大个股中,主力净买排名第一的是比亚迪,净买额12.6亿元;排名第二的是五粮液,净买额7.6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12月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前20大个股中,主力净卖出最多的是众生药业,净卖出12.9亿元;排名第二的是以岭药业,净卖出9.2亿元。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114.50亿元

12月1日,北向资金当日成交净买额114.50亿元。其中,沪股通当日成交净买额为37.16亿元;深股通当日成交净买额为77.34亿元。

交易所公布的沪深港通十大成交股显示,今日北上资金大幅净买入五粮液9.19亿元,净买入迈瑞医疗8.63亿元,净买入宁德时代8.36亿元,同时大幅净卖出泸州老窖1.64亿元。

龙虎榜:1.1亿抢筹N盛泰转机构净买17股

12月1日,上榜龙虎榜个券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N盛泰转,为1.1亿元。数据显示,作为上市首日的可转债,N盛泰转上涨28.47%,最新报收128.467,溢价率20.4%。

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券共涉及33只,其中18只(1只可转债)被机构净买入,N盛泰转被买入最多,为1.6亿元。另外15股被机构净卖出,众生药业被卖出最多,为2.1亿元。

陆股通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4股,其中一汽解放被陆股通净买入,三日净买入了238.02万元。另外3股被陆股通净卖出,老百姓被卖出最多,金额为4552.62万元。

涨停家数减少,消费股全线走强

涨停家数方面,今日合计有66股涨停,上个交易日76股涨停;另外有48股盘中曾触及涨停,封板率为58%。

个股方面,汽车概念长安汽车断板;消费股全线走强,乳业股领涨,熊猫乳品、燕塘乳业、妙可蓝多等近10股涨停;地产概念中国武夷、中交地产5晋6板;医药股陷入调整,抗原检测方向领跌,热景生物跌超10%,众生药业跌停。

(注:主板涨跌停板为10%,ST为5%;创业板、科创板为20%;北交所为30%)

长安汽车怎么跌这么多啊?

1、长安汽车股票停牌是好事还是坏事,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要分析停牌的原因。然后再分析停牌原因导致的是利好还是利空,从而判断好坏。但目前长安汽车股票没有停牌,最新的股价为16.88元。

2、股票停牌是指某一种上市证券临时停止交易的行为。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停牌,是证券交易所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信息披露的公平、公正以及对上市公司行为进行监管约束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证券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因突发性事件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术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临时停市。

3、一般来说,股票停牌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由于连续涨停或跌停引发的临时停牌,有的连续三天,也有两天,停牌时间为一小时,十点半后复牌。

(2) 由于重大事项引发的停牌,时间长短一不,一般最长不超过20个交易日。

(3)由于上市公司合并引发的停牌,如目前尚在停牌期的济钢和莱钢,这时间就不好说了,两公司已经停牌了两个多月了,经常会拖相当长的时间。

(4)由于澄清媒体报道引发的停牌,时间不会很长,短的第二天停一个小时,长的也就几个交易日。

(5)由于公司重组引发的停牌,这可能是停牌时间最长的,如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停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6)由于召开股东大会的停牌,最为常见,就是一个交易日。

从亏26亿到赚38亿,长安汽车“转危为安”

朋友,长安汽车最近连续两天收阴,目前仍然继续下跌。出现这种情况,我想有以下两条原因:

一、近半年来该股从最低点3.4元涨到最高点9.69元,几乎没有过像样调整,技术上有修复必要。

二、公司今天发布消息:“长安汽车将于2009年7月1日从深证红利、巨潮红利、 巨潮治理指数样本股中调出”,这对公司来讲属于偏空消息。

“开挂了。”

预计盈利32亿元-38亿元。

10月14日晚间,长安汽车披露的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长安汽车预计业绩扭亏为盈。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2亿-3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6.62亿元,上涨220.23%-242.78%。其中,长安汽车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5.98亿元-11.9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21亿元,增长241.84%-384.2%。

对于业绩大涨,长安汽车表示,主要因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同时2020年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约56亿元。

这样的高光时刻,有些久违,但并不陌生。

事实上,2016年,长安汽车净利润曾达到102.85亿元高峰,长安自主品牌销量达128万辆位居自主车企销量第一,外界给长安冠以“自主一哥”的称谓,并开启了头部自主品牌的“三强时代”。

然而,最近三年,这位昔日的自主一哥,过得有些艰难。

财报显示,2017年-2019年,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分别为71.4亿元、6.81亿元、亏损26.47亿元,分别同比暴跌30.61%、90.46%和488.81%。其中,2019年是长安汽车自上市23年以来,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彼时,有分析认为,如果长安继续保持如此下滑,一哥难保,不久其“自主三强”的席位也将被上汽乘用车取而代之。

或许是形势所迫,亦或是厚积薄发。

进入2020年,长安汽车开始发力,经营情况逐渐好转。

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亿元和19.71亿元,呈不断上升趋势。

然而,长安汽车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主要还是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增加。

简单的说,就是出售了旗下公司的股权和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上涨。如刨除这几项利润,2020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扣非净利润预计约为-22.75亿元至-32.75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2.4亿元进一步扩大。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此番长安汽车的盈利“水分”正在逐渐变少。

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前三个季度的预盈利额来推算,前三季度长安汽车扣非净利润虽处于亏损状态,但扣非亏损已经缩小了约6—12亿元。

而水分的“蒸发”,离不开销量的向好。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长安汽车9月销量为20.55万辆,同比增长28.6%;1-9月累计销量为137.09万辆,同比增长12.01%,跑赢行业18.9个百分点。

其中,长安系自主品牌汽车9月销量达15.30万辆,同比增长31.9%,前9个月,长安自主品牌销量达103.42万辆,突破百万辆,同比增长12.1%。合资板块,1-9月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为16.71万辆,同比增长29.64%;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达9.43万辆,同比微降1.58%。

这样的成绩,也换来了多家证券机构的看好。

华创证券预计,长安汽车2020-2022年归母净利预期57亿、60亿、72亿元,维持“强推”评级。太平洋证券研报表示,三季度开始乘用车进入行业数据“利好”期,预计长安汽车?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0亿元、60亿元。

销量、业绩双双上涨,资本市场也纷纷看好,长安汽车是否危机已过?

答案,或许未必。

“企业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内部。在新一轮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的当口,长安汽车如果转型不成功,将面临生死存亡。”

尽管前9个月长安汽车的表现十分出色了,但是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仍为自己敲响了“警钟”。

而他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事实上,目前长安汽车存在整体毛利润偏低的问题,即产品走量却不挣钱。据悉,长安汽车上半年整车毛利率为9.29%,远低于竞争对手吉利汽车的17.11%和长城汽车的14.72%。

“单车利润低,主要源于长安汽车在转型赛道上的落后。”有业内人士指出,高端品牌迟到、新能源产品孱弱、是长安汽车的“硬伤”。

当前,面对智能化、高端化的市场需求,布局新能源、冲击中高端市场,已成自主品牌向上的必然选择,亦是业绩盈利的杀手锏。

在车圈混迹多年的长安汽车,岂能嗅不出这样的风向。

事实上,在过去三年时间里,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和高端化两个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效果平平。

“香格里拉计划”是长安汽车早在2017年就启动新能源战略。这个战略,可谓十分战略——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如今眼看快到了第一阶段的收官之际,市场上还未传出计划中“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发布的任何动态。

高端品牌,也始终是长安绕不过的一个话题。

2018年4月,长安汽车正式向外公布“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并将旗下品牌重新梳理为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以及高端品牌(暂定名AB)组成的四大品牌体系。

然而,时隔1年多,吉利的领克、长城的WEY及奇瑞的星途等几个国产高端品牌都已投入运营,而长安汽车正处于筹备中的新品牌却迟迟没有动静。

对此,长安汽车高层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长安汽车选择不单独再命名一个品牌,而是做高端产品。”

2020年3月,长安汽车推出UNI引力系列产品作为中高端产品试水。然而,目前来看,虽然其首款车型UNI-T销量还算可观,但在其价格上却与经济型车型毫无区隔,与“高端”调性并不相符。除此之外,该款车型还与长安旗下CS75、CS75?PLUS等目前走量车型存在较多的价位重叠,长期以往,易引发长安产品线“内部竞争”。

显然,“产品高端化”并非长久之计,而高端又是不能舍弃的未来。

“正在闷声憋大招,全力做这个事情(高端品牌)。”

日前,朱荣华表示,“有太多‘烈士’在前面。没有这样的理由,我是高端品牌消费者就会买我们的产品。我只能说,我们计划培育一个新的品牌,从目前准备的情况来看,有信心往上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长安汽车,想要王者归来,看来还得有一段艰难“向上”的路要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