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评测 车型评测
阿维塔11尺寸对比问界M7_阿维塔11尺寸对比问界M7
2024-10-31 20:48:30 12人已围观
简介 回顾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虽然经历过一些坎坷,但中国品牌车型凭借着实惠的价格和出色的性价比逐渐站稳了脚跟。随着近几年中国汽车品牌的技术积累,曾经的价格天花板早已不复存在,在各个价位中,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身影。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代步如今只是最基础的一项需求,如何满足全家出行时的
回顾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虽然经历过一些坎坷,但中国品牌车型凭借着实惠的价格和出色的性价比逐渐站稳了脚跟。随着近几年中国汽车品牌的技术积累,曾经的价格天花板早已不复存在,在各个价位中,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身影。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代步如今只是最基础的一项需求,如何满足全家出行时的多元化场景才是关键。而这三款刚上市不久的车型,似乎就是不错的选择。
问界M7
指导价31.98-37.98万元
作为AITO品牌旗下的第二款车型,问界M7定位中大型SUV。从外观设计来看,问界M7延续了AITO品牌的家族化设计语言,整车的风格与问界M5一脉相承。不过问界M7的窄条幅格栅与两侧大灯组相连接的贯穿式设计,很好地增加了视觉宽度,看起来会更有气势一些,并且中央的品牌LOGO还可以点亮。
车身侧面的造型是典型的城市SUV设计,整体风格比较方正且极具力量感。另外最大21英寸的轮毂也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隐藏式门把手作为时下比较流行的配置也出现在问界M7之上。尺寸方面,问界M7的长宽高分别为5020/1945/1775mm,轴距达到了2820mm。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六合一增程器较小的体积,问界M7的乘员舱得以向前拓展,空间转化率达到了92.4%,说得再简单点,就是车内空间的公摊很小,得“房”率更高。
最后再来看看尾部设计,贯穿式的尾灯组自然不会缺席,并且造型与前脸形成了良好呼应。下方的拍照区域搭配AITO品牌标识带来了出色的层次感,这点要比问界M5做得更好。隐藏式的排气比较低调,这样的设计也很符合问界M7家用车的定位。
接下来再来看看车内的表现,整个座舱的设计风格也延续了问界M5的极简造型,10.25寸液晶仪表盘+15.6寸中控屏的组合,在HarmonyOS智能座舱的加持下带来了极高的可玩性。比如新增的超级桌面功能可以让手机与车机硬件之间相互调用,此外,车载家庭KTV、游戏模式等功能也让问界M7成为了一个移动端舱。
座椅方面,问界M采用了2+2+2的六座布局,第二排采用了采用零压感知人体工学设计的AITO零重力座椅支持六档至多33度调节靠背调节,用户语音或者一键打开即可实现最舒适的零重力坐姿,结合全新的小憩模式,能够快速切换休息场景。
动力续航方面,问界M7搭载了一套由1.5T四缸增程器+双电机组成的增程式混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330kW。电池组容量为40.06kWh,CLTC工况的纯电续航可达230km(后驱),综合续航最高可达1220km。
问界M7延续了与华为深度合作带来的优势,出色的车机交互系统让这款车型有着出色的智能体验,再加上较高的空间利用率与六座布局,非常适合家用,也难怪余承东会说出“超越百万豪车的舒适智能体验”的豪言壮语。不过关于增程式动力先进与否的争论依然存在,并且问界M7的用户口碑也仍有待积累。
风行游艇
指导价11.99-15.49万元
说到全家出行这一需求,其实在SUV之外还有一个更舒适的选择,那就是MPV。虽然今年有不少主打高端新能源细分市场的MPV出现,但是对于多数老百姓来说,20万以内的价格区间才是被讨论更多的。这不,东风风行就推出了品牌焕新后的首款7座MPV——风行游艇。
不得不说,风行游艇这名字还是挺跟得上时代潮流的,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主品牌的车型命名已经变得这么“野”了。不过从外观设计来看,风行游艇的造型还是很有新意的。这套名为“锋动力学”的设计语言带来了与以往传统MPV造型区别明显的外观,车头围绕前格栅的镀铬饰条有着极高的辨识度。
定位中型MPV的风行游艇有着较大的车身尺寸,其长宽高分别为4850/1900/1715mm,轴距达到了2900mm,与新款奥德赛、艾力绅相同。不过比较遗憾的是,风行游艇并没有配备侧滑门,多少显得有些不太正宗了。
再来看看车尾,除了入门版车型外,风行游艇的其它三款配置车型都配备了贯穿式尾灯,悬浮式的车顶设计增添了层次感、时尚感。
进入车内,风行游艇采用了非常温馨的色彩搭配,再加上大面积的软质包裹、木纹饰板,整个座舱的高级感得到了保障。与此同时,10.25英寸的中控屏是全系标配,并与液晶仪表盘组成了双联屏。与腾讯深度合作开发的Future Link4.0智联系统还支持车联网、OTA升级、导航、语音交互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对于MPV来说,车内的乘坐体验才是最重要的。风行游艇全系采用2+2+3的座椅布局,中高配车型还为二排座椅配备了电动调节、座椅通风、座椅加热、座椅左右滑动和多功能小桌板等功能。不过由于侧滑门的缺失,上下车多少还是不太方便了一些。
动力方面,风行游艇配备了一台由沈阳航天三菱提供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285N·m。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一台来自麦格纳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给出的综合油耗为6.6-6.8L/100km。
虽然风行游艇在某些配置上的缺失稍显遗憾,但结合11.99-15.49万元的指导价,以及中型SUV的尺寸、空间,还是非常“香”的。毕竟在这个价位,比它大的没它好看、配置高,比它配置高的又没它空间大,可以说定位非常精准。
阿维塔11
指导价34.99-60.00万元
当然,如果你的家庭成员只有3-4人,对于6座、7座的需求并不大,那么阿维塔11也同样值得考虑。作为CHN电动化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阿尔塔11可以说肩负了阿维塔品牌迅速打开市场的重任。
<img src="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314,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7月4日,华为在全场景新品夏季发布会上,推出了 AITO 问界的第二款车型?问界M7。新车凭借着华为的光环,迅速引起了行业与市场的高度关注。赞美与嘉奖不绝于耳。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称问界M7在舒适性方面将完全超越丰田 埃尔法 、 雷克萨斯LM 等百万级豪车。但在笔者看来,问界M7在设计及动力配置方面,始终都传递出一些别扭的感觉。
设计与 东风风光 产品更像兄弟
发布会上,余承东说问界M7采用了家族式设计。但除了前保险杠的梯形格栅造型相似以外,其他地方难寻任何相似之处。且不说这种造型给人的辨识度较低,更不能凸显品牌在外观上向消费者传递的定位。
如果说 问界M5 受到了原本 SF5 的造型限制,难以彻底发挥实力,但这次双方合力打造的问界M7,却仍然带来的是枯燥乏味的设计感受。
说到家族化设计,相比于M5,问界M7的造型反而更像东风 风光580 和东风 风光ix7 的结合版,这是赛力斯母公司小康股份旗下的另一家合资车企所生产的两款车型。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问界M7和东风风光580、东风风光ix7的车身造型非常接近,前灯组、车门、轮眉等造型的轮廓基本一致。车尾的灯组及装饰件造型类似,尾门的结构很难看出区别。全车的外观,除了车头贯穿式的日行灯及能点亮的品牌标识,以及一些细节处的差别,可以说相似度技高,像三兄弟一样。
重新被定义的?大?
从公布的参数来看,问界M7长宽高为5020/1945/1775mm,轴距2820mm,先不说和被余承东拉来一起对比的 宝马X7 , 奥迪Q7 等一众豪车,单就跟自家兄弟问界M5比,其轴距也要短了60mm。这使车身更长更高的M7从侧面看去,有一些不够舒展的感觉。
据其官方的说法,问界M7的轴距虽然不算优秀,但由于其L113长度短,所以车厢空间利用率高,在某些数据上甚至比 奔驰GLS 、宝马X7、奥迪Q7等豪华SUV更加好,并称之为?比大更大?
L113是汽车设计中的专业术语,它指的是前轴到车内踏板的距离。上述豪华SUV的L113之所以长,是因为它们均采用纵置发动机布局,机舱后部较长,导致该距离长。问界M7增程器动力总成为横置布局,机舱长度自然较短,L113得以缩短。L113是考量布局、碰撞安全等因素综合设计的结果,仅用它来证明空间利用率优秀,不免有失偏颇。
?够用?的动力参数
如果说设计上存在主观偏差,空间上也因人而异的话,那动力参数的缩水也实在是让人深感疑惑。众所周知,问界M7定位中大型SUV,而问界M5定位是中型SUV,常规来说,高级别车型不仅应有更高的尺寸级别,配置、动力等部分也要同步提升,以匹配更高的定位和售价,同时带来更大的车身及重量所需要的动力。
但在问界M7上,动力系统反而出现了降级。M7的后电机、动力电池、增程发动机都与M5完全一样,而且还将前电机换成了小功率的型号。
M5四驱版的前电机是165kW/315N?m,更大更重、定位更高的M7四驱版前电机反而缩减到130kW/300N?m。
另外,问界M7的电池容量也没有提升,与M5一样都搭载了40kWh的三元锂电池,但是因为M7车重、风阻更大,导致纯电续航大幅缩减,纯电的经济性优势进一步降低。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M7后驱版WLTC纯电续航只有150km,同动力系统的M5为200km;M7四驱版WLTC纯电续航为135km,而M5四驱版为180km。
面对着缩水的动力参数和续航里程,余承东给出的答案是:绝对够用。
华为的?雨露均沾?
对于问界这个品牌来说,华为的高度站台无疑是一种利好。因为华为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远高于小康股份,突出华为主导造车对于销量有着积极的提振作用,M5销量远超SF5也证实了这一点。从此次的发布会、到前不久的重庆车展,关于问界的声音,更多的都是来源于华为这边。而对于小康股份来说,行业内更多的声音指向了其沦为?代工厂?的尴尬处境。
自带流量的华为,近两年在汽车行业内掀起了不小的风暴。
从已确定的消息来看,今年下半年里,拥有华为?血统?且在售的车型将达5款以上。从产品布局上看,将覆盖有高端轿车极狐阿尔法S、紧凑型SUV北汽魔方、中型SUV问界M5、大型SUV问界M7和 阿维塔11 。从动力类别上看,将覆盖有燃油车、增程式、纯电版车型。从价格分布上看,将覆盖有10到40万低、中、高端车型。而 比亚迪 、奇瑞、江淮则也传出与华为合作的可能。
看似华为退可守进可攻的局面,但也同时面对着两大问题。
第一,若同车企合作太过深入,不仅会违背?华为不造车?的定位,同时会使众多的合作伙伴受益无法均衡。毕竟各家车企的实力存在着较大差异,双方的话语权、利益的分配、合作的方式等势必不会统一标准,华为如何去把握这个尺度很关键。
第二,华为能力虽然强,当也有上限,且分身乏术。除了产品端匹配的问题,目前华为所赋能的最大受益点是其销售渠道。但随着更多同华为合作的车型上市,华为的展位恐怕捉襟见肘。这个选择,除了影响销售以外,对于消费者对于某个车型在与华为上合作的认知,也会形成偏差。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