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动态 汽车动态
法拉利328_法拉利328gts
2024-10-31 20:25:24 11人已围观
简介法拉利328_法拉利328gts 作为法拉利328话题的专家,我对这个问题集合感到非常兴奋。我会按顺序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以便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1.比GT更S | 全球著名GTS跑车大盘点2.漫Car丨解读本田NSX的前世今生3.世界上能排名前10名的跑车叫什
作为法拉利328话题的专家,我对这个问题集合感到非常兴奋。我会按顺序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以便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1.比GT更S | 全球著名GTS跑车大盘点
2.漫Car丨解读本田NSX的前世今生
3.世界上能排名前10名的跑车叫什么名字 ?时速最高多少?
4.消逝的翻灯,永不磨灭的记忆
5.日本五大战神跑车分别是?
比GT更S | 全球著名GTS跑车大盘点
“GT”在汽车领域是极富盛名的字眼,它最初来源于拉丁文的Gran?Turismo,随后英文将其翻译为Grand?Tourer,其中Grand的意思是豪华,而Tourer则代表旅行者、巡游者。单纯的理解Grand?Tourer是豪华旅行车的意思,毕竟最早它用于代指长途出行使用的厢式马车,但实质上如今以GT为名的车型大多都是追求性能的同时兼顾日常用车舒适性的双门跑车。在这种平衡之下,自然有越界者出现。有部分不甘于此的性能车型将GTS作为后缀,它们在原有GT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sport的元素,试图以更极致的驾驶乐趣成就汽车世界中的顶端建筑。
本期《汽车时尚报》就从历史上诸多以GTS为名的车型中萃取出佼佼者,为大家盘点GTS的过人之处。
法拉利308?GTS
首次亮相于15年巴黎车展上的法拉利308?GTB,是Dino246的后继产品,它是由Leonardo-Fitzgerald执笔设计,这位著名汽车设计师在当时常年主导法拉利的设计风格。
1982年后推出的敞篷版308?GTS更为经典,它扁平化的设计风格处于新旧交替的中央,更富棱角的曲线凸显出现代感,隐藏式头灯算是极为前卫的想法,2+2的四座布局则是GT风格的延续。308?GTS的车内则极为简洁,但用料依旧保留了豪华的气氛,让人专注于驾驶的同时,不会有廉价感。
308GTS使用2.9升V8发动机,1980年后版本的动力均加入博世机械燃油喷射系统,后期还升级为每缸四气门,加上5速手动变速箱的配合,让法拉利跑车实现7.2秒的0-100km/h加速成绩。
法拉利308?持续制造了10年,共计生产出12004辆新车,直到1985年才由法拉利328替代,走下历史舞台。
玛莎拉蒂GT?S
2008年3月日内瓦车展上,玛莎拉蒂首次带来了GranTurismo?S型号,也就是GTS。
在车身外观上,玛莎拉蒂GT?S跑车用更抽象而有效的审美改造,同时延用了宾尼法利纳巧夺天工的圆滑线条设计,延续了玛莎拉蒂车系一贯张扬又不失和气的风格。尽管这些修饰分散在车体各处,却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了该车的运动特性,全新设计的侧裙边及一体化的扰流板可有效改善车体周围的气流走向,GTS还通过前后的车灯设计上的升级来凸显运动本色。
玛莎拉蒂GT?S跑车配备4.7升V8发动机,4750rpm时的最大扭距为490Nm,匹配序列式六前速变速箱,加上控制新发动机输出功率的MC-Shift软件,使得它从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4.9秒,最大车速可达每小时295公里。
阿斯顿·马丁Vantage?GTS
针对北美市场专供的Vantage?GTS,是性价比很高的一部阿斯顿·马丁跑车,毕竟它在当地起步售价仅137820美元。
对于Vantage?GTS来说,以更注重运动性的定位来打造,阿斯顿·马丁在车辆整体的轻量化工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它的车身外观和内饰的一些部件都用了碳纤维材质,五幅轮毂上也用着普利司通搏天族高性能轮胎。
Vantage?GTS的内饰用黑色真皮与灰色Alcantara材质搭配的组合,中控台面板的碳纤维材质起到装饰作用。阿斯顿·马丁的内饰整体风格简洁,对于热衷驾驶乐趣的驾驶者来说,有包裹性优异的座椅、机械美感的仪表盘、手感良好的方向盘,以及手动变速箱就足够了,Vantage?GTS在这方面表现完善。对于不能驾驭手动挡的朋友,GTS版与普通Vantage一样提供7挡自动变速箱,用于匹配4.7升V8发动机。
道奇蝰蛇SRT?GTS
道奇蝰蛇生于1988年,一年后推出RT10?Concept概念车确立了修长引擎舱、垂直前挡风、饱满座舱、上翘车尾、十字型进气隔栅和夸张出风口等车型特征,虽然第四代产品因为金融危机一度难产,但最终道奇蝰蛇SRT?GTS还是在2013年到来。
经过重新设计的灯组,用LED日间行车灯和透镜主灯营造出毒蛇眼睛的效果,而在车身轮廓上,蝰蛇略带柔美的线条像是一具满布腱子肉的躯体,更有肌肉的特性。道奇蝰蛇SRT?GTS试图脱离赛车风格,但车身侧面和尾部的很多设计都是来自赛车场的产物,战斗味和实用性很足。此外它在车内电子设备和装饰用料上也达到现代化标准,不过道奇蝰蛇SRT?GTS毕竟还是纯粹的驾驶机器,所以舒适度和细腻度不能强求。
8.4升的V10引擎是道奇蝰蛇SRT?GTS的代表,这具引擎依旧是美式低扭机器,油耗不低的同时,仅靠自然吸气就达到了813Nm的扭矩,让人忽略其只有477kW峰值功率的事实。而且与蝰蛇SRT?GTS匹配的是6速手动变速箱,即便是有多片式离合器,拥堵路况下驾驶也不会轻松。
宾利欧陆GT?S
作为宾利家族的小兄弟,欧陆GT是款双门豪华运动轿车,当然它的做工依旧精湛而考究,每一个细枝末节都散发着纯正宾利不可言传的阳刚之气,同时Dirk?Van?Braeckel设计出的欧陆GT?也有鲜明的宾利风格:霸气的车头、网状的电镀格栅、四个圆形车灯、大轮毂和强悍的车轮拱板,这些都象征着活力与。就连欧陆GT的仪表盘面板上镶有的小钟,也是由以精确著称于世的飞行表百年灵特别为其设计。
至于欧陆GT的S版本,其实全称应该是GT?V8?S,它在普通V8车型基础上增加运动化套件和更大的轮毂,并降低10mm高度,同时将4.0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功率提高16kW,扭矩加大20Nm,就连排气管声浪也变得高亢。在整备质量接近2.3吨的情况下,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的欧陆GT?V8?S可以跑出4.5秒的0-100km/h成绩,这让它可以同时满足年轻人和长辈的用车需求。
保时捷911?GTS
1963年时,保时捷首次将赛道技术引入公路跑车,904?Carrera?GTS的诞生,正式让GTS这三个字母,把车主与赛道联系在一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时捷提供了高高在上的GT2(RS)和GT3(RS),却让旗舰跑车911车系少了一款“平易近人”且同时带有赛道基因的车型。直到2010年时,保时捷决定基于911(9)再度打造一款GTS版本,这拉开了911?GTS重返舞台的序幕。
最新款GTS有比911?Carrera更宽的外观套件,空气动力学也得到优化,同时带有中央锁止装置的20寸轮毂也成为标配。GTS车型在车内运用更多麂皮材质,360mm直径的GT运动方向盘和各种GTS标识能体现出身份。
新一代911?GTS搭载3.0升双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引擎,输出331kW和550Nm数据,动力比上一代使用自然进气引擎的GTS强了37kW,匹配7速PDK变速箱也媲美手动挡,能够不中断传递动力到后轮,同时完成快速换挡。
宝马M4?GTS
作为M3诞生30周年的礼物,全球限量700台的M4?GTS无疑是所有BMW车迷心中的圣杯。虽然对于M家族来说,?M4?GTS并不是第一辆赛道取向的M车型,从E30的M3开始,每代M3都推出过这种特别版车型,而这些车款的共同点是比标准版M系具有更纯粹的性能趋势。
这次的M4?GTS更是做到极致,比如轻量化。无论外观还是内饰,轻量化的设计已经延伸到了很多细节,M4?GTS整备质量只有1510kg,推重比达到3kg/Ps。轻量化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更快的圈速,M4?GTS在纽博格林北环的圈速就只有7分28秒,比普通M4快24秒,已经触及到超级跑车的圈速水平。
M4?GTS搭载高功率3.0L双涡轮增压直列六缸发动机,引入水喷射技术后有效的提升了燃烧效率,使其最大功率达到368kW,峰值扭矩600Nm。而且新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碳排放量与M4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但?0-100km/h?加速时间提升到3.8秒,最高车速305km/h。
梅赛德斯-AMG?GT?S
在SLS?AMG谢幕之后,梅赛德斯没有拿出合适的继任者,直到现在迎来梅赛德斯-AMG?GT?S。严格来讲,从SLR、SLS到GT?S,他们之间并没有那么严谨的传承关系,但从价格不断下调、车型级别不断降低当中,却保留了AMG对于驾驶乐趣和性能极限的追求。
梅赛德斯-AMG?GT?S就是这样没有超跑的价格,却有超跑的性格。在运用铝合金车身构架后,GT?S还通过减小发动机活塞、缸体重量,用轻质缸盖以及干式油底壳等一系列措施,让4.0升V8发动机的净质量仅209公斤,同时底盘使用了铝合金连杆的前后双叉臂悬架,最终官方数据显示,90%满油状态的AMG?GT?S为1570公斤,对比GT也只多出30公斤。
奔驰AMG?GT?S依旧使用4.0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准确排量为3982毫升的新机器排量并不大,但作为首款内置涡轮增压器和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的跑车发动机,它在GT?S上输出375kW功率和650Nm扭矩,与发动机匹配的7前速DCT双离合变速器,将变速器、减速器和差速器均放置后轴,因此AMG?GT?S前后整体重量的分配达到47:53。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漫Car丨解读本田NSX的前世今生
法拉利是一家意大利汽车生产商,主要制造一级方程式赛车、赛车及高性能跑车,1929年由安素·法拉利创办。早期的法拉利赞助赛车手及生产赛车,1946年独立生产汽车,其后变成今日的规模,现在由快意汽车集团拥有,总部设于意大利摩德纳(Modena)附近Maranello。
菲亚特公司拥有该公司50%股权,但该公司却能独立于菲亚特公司运营。法拉利汽车大部分用手工制造,因而产量很低。年产量只有4千辆左右,公司总部在意大利的摩德纳。
法拉利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恩佐?6?1法拉利说,他最中意的赛车是他还没有造出来的赛车,他最大的成功是他还没有达到的成功。这位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意大利人,嗜车如命的血液从小就在他的身上沸腾。当他13岁时,终于说服了父亲,开始了自己单独驾车的历史。赛车场上发动机的轰鸣声,比赛的惊险和刺激,使他越战越勇。他当时驾驶着阿尔法?6?1罗密欧驰骋赛场,屡获胜利,被队友们誉为赛车队的“骑士”。他由参加赛车到组建赛车俱乐部,最后终于创建了自己的汽车公司。现在的法拉利被誉为“红色闪电”。
恩佐.法拉利,赛车之父,赛车迷们的遇像级的人物。1898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莫迪那,从小热爱汽车冒险,13岁便开始独自驾车。1919年法拉利参加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汽车比赛,表现出色,被阿尔法.罗米欧公司吸收为阿尔法.罗米欧车队的车手。1929年法拉利决定独立发展,组织自己的车队,并且用了当初在阿尔法.罗米欧车队取得成功的标志---**底图的奔马作为新赛车的标志,法拉利车队经常获胜,知名度日益增加,于是有人想买法拉利赛车,从此法拉利便开始了小批量的生产。奔马也成了让人们一看就热血沸腾的标志。
恩佐.法拉利于1898年2月18日出生在意大利摩德纳城一个小钣金工厂主的家中。由于他出生时天降大雪,直到20天以后才得以申报姓名,落上户口。他的父亲本打算把他培养成为一名工程师,而他自己却渴望写体育新闻,为了逃避当兵入伍,他只好当一名制造大炮的机械师。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恩佐.法拉利也许会成为一名记者。
1920年,22的法拉利凭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在当时意大利的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公司从事跑车设计方面已初露锋芒。不久,由他领导的法拉利跑车设计小组便扬名于汽车制造业。
说来也巧,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为法拉利的跑车提供了商标——“腾马”。那是1923年,25岁的恩佐.法拉利在参加阿拉法赛车中,有幸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意大利杰出飞行员的母亲——康蒂丝.白丽查女士,她告诉法拉利,她儿子战斗机两侧的飞行微章是一匹“腾马”,如果费拉里把它画到赛车上的话,会带来好运。费拉里听了这位母亲的话,回去后照她的说法做了,果真带来了好运。
在20—30年代,年轻有为、血气方刚的恩佐.法拉利,不仅是一名跑车设计家,也是意大利有名的赛车队长,在赛车场上他一连串夺魁,震动了整个意大利。从那时起,法拉利就相信了车轮的价值。
1947年法拉利创建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并且开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生产汽车,很快就生产出超一流的跑车。从此他的事业就更无法同那惊心动魂的汽车大赛分离了。恩佐.法拉利的名牌跑车是经过失败和考验才冲出来的。在初期的世界汽车大赛中,法拉利设计的F1型赛车曾发生过惨不忍睹的事故,并且殃及了很多观众。当时凡蒂冈的报纸激烈地指责他是“现代恶魔”。然而,每当法拉利赛车取得胜利的时候,车迷们似乎忘掉了过去的一切,狂热的称呼法拉利为魔术师。他设计的F1型赛车,在世界性大赛上共获得100多次胜利,至今尚没有哪一种赛车能够打破这项纪录。
世界上画画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画家都能成为毕加索;世界上会唱歌的人更多,但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帕瓦罗蒂;世界上有多如牛毛的汽车制造商,但产品质量能够达到法拉利(Frrari)跑车水平的只有一家。
世界上任何一种汽车,都无法与法拉利跑车相提并论。因为法拉利跑车已经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成了艺术杰作。其它的汽车公司制造车身和引擎,法拉利也同样制造,然而法拉利装配线的未端却诞生了一件艺术品,高贵得没有几个人能够拥有得起,但都羡慕不已。
无论是售价不足10万美元的328GTS型跑车,还是价值超过20万美元的最高极TestaRossa牌跑车,几乎没遇到能相匹配的对手。波尔吉跑车也许最能接近法拉利跑车,但波尔吉跑车的年产量是60000辆,而费拉里仅为3400辆,对比之下,波尔吉跑车的大量生产根本无法指望达到法拉利跑车的贵族化程度。一般来说,波尔吉跑车是实用来吸引人们,而法拉利跑车却美妙得叫人无法比拟。
法拉利跑车给人们增添一种神秘感的绝活,就是由于在每辆跑车上都配置了一台赛车型引擎。引擎的极速每分钟可达7千、8千、9千转,最大马力超过500匹,成为世界上最快超级跑车。
大部分人认为,赛车都是手工制造,但现在这一领域也运用了高科技的设备。负责法拉昨车工程的英国人波尔斯特威赫说:“手工制造难免缺陷,电脑制造的产品要比之更好,因为它可以使车身的左右两侧同样精确,其它构造也更趋于合理。”
波斯特威赫介绍说:以前制造一辆新的Formula需要4个月,而今只需4个星期,但不论怎样,法拉利在制造汽车时仍然以传统的手工技艺为代表特征,在公司的装配下车间,你随时可以听到工人们使用手锤和扁铲修整车身的声音,框架的连接是手工焊接,焊点光滑,而在装配车门时,工人们拿着钢尺在不间断地测量着准确的连接部位。
从框架连接到整车的完工,需要23个工作日,虽然笨重,工艺却精美无比。 手工技艺在法拉里的各个部门都无所不在。在马拉内罗的铸造厂,很多微小的引擎部件者是工人们用钢勺舀着钢水倒进模具里制造出来的。每辆法拉利车体内部都是用高级真皮装饰,这些传统工艺,法拉利的工人们说这是他们技艺炉火纯青的代表。
真诚合作,互惠互利是法拉利的一个优势。法拉利一半资产权由菲亚特拥有,菲亚特实力强大,是一个私人的综合汽车制造业,它包括了所有车种,垄断程度委高。而且经营炼铁、制铝、飞机、船用发动机、机床、玻璃工业、石油精炬、电线、皮革、氧气等。不仅经营汽车配件,还经营汽车公共跑线和高速公路,就连汽车竞赛路线也归他经营。他不只搞有影响的日刊《斯坦帕》报纸、葡萄酒的有关事业,而且还是里尼亚那产米的大地主。
菲亚特公司占意大利国民生产总值的6%,占出口总额的9%。法拉利利用菲亚特的实力发展壮大了自己,菲亚特为其承担了产品更新、质量改革和一系列的巨大费用;而菲亚特利用法拉利的高超技术和名人效应,换来了欧洲最大汽车公司的荣誉。
菲亚特主要是把法拉利作为一个基地,用来培养现在和未来的高级主管人才,提供操纵整个公司和向世界市场出口出口汽车的经验。因此,对法拉利很关照,菲亚特允许法拉利的利润100%地投入到再生产。菲亚特没有从法拉利提取任何股息,也没有把资产转到亚菲特名下。由于可以全部使用所获得的利润,法拉利不仅在80年代完成了1.55亿美元的投资项目,而且接着又实施了一项1.3亿美元的投资。菲亚特同法拉利是在交换着各自所需要的东西,达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
法拉利把造车当成自己的生命 恩佐.法拉利先生一生中最沉重的打击发生在1956年,他26岁的儿子,当时已成为汽车发动机设计师的迪诺,因病不幸早逝。法拉利对儿子倾注着一腔父爱,然而突如奇来的不幸,对他的打击如此之大,就如同赛车手瞬间没有把握住方向盘而酿成终身遗憾一样。后来,恩佐.法拉利先生外出时,始终是结着黑色领带,戴着墨镜。迪诺这个名字也经常被他用来命名一些法拉利公司生产的发动机或赛车。
恩佐.法拉利先生89岁那年,仍未停止自己的工作,他仍然象钢针那样尖锐,一年行真诚3 65天去上班,他在维护着他的法拉利跑车王国。对他来说,这已不是工作,而是他的生命。 这位意大利超级跑车制造企业法拉利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先生,于1988年8月14日在意大利北部摩纳城的家里去世,享年90岁。18年法拉利在汽车公司创立40周年大会上宣布,他的公司将要小批量开发研制时速达320公里的F40型跑车,但是由于他的心脏病恶化,没能新眼看到自己的杰作是如何进入赛车场的。
当今法拉利跑车已经成为拥有事业成功者及生活奢华的象征。对于恩佐.法拉利先生的逝世,意大利总理深情地说:“我们失去的是一位能够象征意大利年轻蓬勃、富于冒险、不屈不饶以及在技术领域锐意进取的楷模型人物。
目前法拉利汽车公司的***是恩佐.法拉利先生的另外一个儿子P.拉尔典,他与迪诺同父异母,1950年出生。但在他11岁之前,恩佐.法拉利先生不曾见过他。直到18年与恩佐.法拉利共同生活55年的结发妻子去世之后,P.拉尔典才被允许使用法拉利这个父姓
世界上能排名前10名的跑车叫什么名字 ?时速最高多少?
作者/图|付洪远编辑|陈宇洋?王新宇
▼?
日本国宝级超跑——本田NSX。
本田对“NSX”这三个字母的含义解释是New?Sports?Experience(新的运动体验)。也正因为30年前定调的这一理念,才有了当时石破天惊的第一代NSX。
1990年,本田带着80年代在F1五连冠的气势,首次将F1造车理念和技术进行量产,带来了一辆本田精神的代表作——NSX超级跑车。它是日本第一款超级跑车,更是世界首款使用全铝单体横造技术的车型,同时开创性应用了钛合金发动机曲轴等F1赛车技术。
NSX从一开发就有别于日产GT-R。从研发阶段开始,NSX就已经朝超跑的方向设定,并将竞争对手锁定为法拉利。因此,NSX无论在外型、性能、车体结构、技术层面还是售价上,都是超跑级别的,也因此赢得了“东瀛法拉利”的称号。
本田NSX的其实是备受争议的。
NSX的出现当即引发两极化的反应,有人说它根本就是模仿法拉利F328而缺乏个性。但是,它却击退法拉利F328与保时捷911从而获得英国《Topgear》杂志的高度赞赏。
而日本其它车厂的顶级跑车则都以本田NSX为想敌,如三菱?3000GT(GTO)、丰田Supra、日产300ZX、Skyline?GT-R与马自达RX-7等,都是冲着NSX而来。
这样来看,其实NSX对于日系跑车制造有着极大的鞭策作用。
第一代NSX是世界上第一台用铝合金车身的量产车,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搭载3.0升?DOHC?24V发动机,配合本田VTEC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最大输出马力270匹,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或4速自动变速箱。
而NSX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轻量化车身匹配前后铝制双叉骨式悬挂结构的悬挂系统,这样就有助于提升它的实际性能表现,而如今许多性能车也大量用了类似的手法。
要知道,第一代NSX在纽北跑出8分16秒01的成绩,完爆法拉利328、法拉利348。
而在1992年,本田还推出NSX?Type?R版本,车身比NSX更轻,动力不变,在纽北跑出了8分03秒9的成绩。一直到6年以后的1999年推出的法拉利360,以294kW(400PS)的动力系统跑出了8分09秒的成绩才挽回点面子。
1995年,NSX推出Targa版(半敞篷式),是NSX系列唯一一个非硬顶版本车型。
19年,迎来了NSX首次改款。只是将发动机排量从3.0升V6发动机增加到3.2升V6发动机,让发动机结构进一步轻量化。经过改良的3.2升C32B发动机可提供294匹的马力,最大扭矩达到305N·m,百公里加速提升到4.5秒。
1998年,NSX?Type?S诞生,其自重减轻5公斤,用更硬的悬挂设定、定制的Recaro桶型赛车座椅、MOMO真皮包裹方向盘以及BBS铸造轻量化铝合金轮毂。
第一代NSX推出多个版本的车型,除了NSX?Type?R,还有NSX?Type?T(Targa半敞篷版)、NSX?Type?S,后来还推出用C32B发动机的小改款NSX。
2002年推出的中期改款NSX取消了立体的“跳灯”设计。并且,在同年更强的NSX?Type?R推出,并再次击败法拉利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台纽北成绩跑闯进8分钟内的量产车。
不过,由于其巨资研发、高成本制造也使NSX成为累赘的项目,导致本田吃不消,最终在2005年被迫宣告停产。
15年,一路狂奔,作为本田的精神领袖,第一代NSX走到了高速的尽头。
直到2011年,漫威大**《复仇者联盟》拍摄时,被发现钢铁侠的座驾已从奥迪R8换成一辆Acura敞篷超跑。而这辆Acura或许暗示该车正是新一代NSX的雏形。
在2012年初,Acura宣称将在三年内实现新一代NSX的量产面世。
2015年,本田让NSX回归。不过这次是带着黑科技而来,用3.5T?V6+三电机配合9速双离合变速箱的动力总成以及SH-AWD系统。其综合最大功率427kW(580PS)、峰值扭矩644Nm,并将竞争对手瞄准奥迪R8?V10?performance(611马力)、保时捷911?Turbo?S(581马力)、日产GT-R?Nismo(600马力)等。
精神领袖回归,让本田品牌的灵魂再次升华。
不过,讴歌NSX其在国内高达289万的售价,只能让本田粉们望尘止步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消逝的翻灯,永不磨灭的记忆
世界十大名车
⒈ 恩佐·法拉利
这个产品以法拉利公司创始人恩佐·法拉利的名称命名,是为了纪念他在公司的卓越成就,并将此产品作为礼物来见证恩佐不朽的远见:将赛车以及技术先进的街道车辆产品相结合的思想!
这个思想最充分的体现,便是这辆融合了法拉利世界顶尖的F1技术的街道跑车的出现。6升12缸的引擎,最大马力有650匹,最高时速达到了350公里!“Enzo Ferrari”官方的揭幕礼是在今年9月的巴黎车展上面,该产品只限量生产349部!
0-100km/h的时间为3.6s,极速351km/h,售价65.2万美元
⒉ 兰博基尼
这是一款典型男士跑车,并不仅是因为它外貌刚阳,只因为它的各项操作都比一般跑车重手。
例如转向系统,方向盘没有动力。车身重1655公斤,车头占40%的重量,再加上245mm宽的轮胎,不是停车重手那么简单,市区慢驶也很重手。 一方面由于操作费力,另一方面由于那颗5.7升的引擎太靠近车厢散发出的阵阵热量(中置发动机-__-),就算开了冷气机,驾驶这辆车也会浑身大汗的(这也是人们一直说的,开兰博基尼鬼怪就是要拉风度不讲究舒适度的重要原因)。
他的方向盘是特别为高速而设计,没有一点虚位,转动一点点就会影响车身;只要路面有少许坑洼,就要不停转方向盘。 它的弯路表现是典型中置引擎跑车,基本上贴路性极强,很容易用油门加油入弯然后突然收油的方式来刻意甩尾。
另外,由于车型的原因,兰博基尼的后视镜基本上形同虚设,根本看不到后方路况。对此公司的解释是:“在公路上,不会有哪辆车开得比我更快,所以,我们的驾驶员只需要看前方即可,无须后视!”
0-100km/h的时间为3.9s,极速328km/h,售价67万美元
⒊ 奔驰SLR
SLR装备的是一款由AMG提供的5.4升V8发动机,带机械增压器,在6500转动时发出最大功率626马力,而达到3250转时可以提供780牛.米的超强扭炬。这款发动机与SL55AMG的相似之处仅限于结构,其余的都变了。机油润滑改为干式油底壳,用独立的油箱取代油池,增压器也加大了。但如果用挑剔的眼光来看,V8机型好象不如V12或者V10更适合超级跑车的名分。
尽管SLR属于超级跑车之列,但为了强调奔驰惯有的舒适,还是匹配了自动变速箱。而且是5挡的。同时,拥有可电动调节的座位:GPS全球卫星定位;Bose音响;电动方向盘调节;前面、侧面、头部和漆部安全气囊;左右分区的自动空调等。这些SLR所拥有的豪华装备证明了一条铁定的规律;凡是奔驰坚持的传统,奔驰还会这么做。
0-100km/h的时间为3.8s,极速320km/h,售价55万美元
⒋ 布加迪·威龙
此款两座双门超级跑车系1999年东京车展上概念车的改进,已获批准正式生产。其用的发动机为W16发动机,它实际上是两个小夹角的V8发动机,以90°夹角呈W型组合,最大功率736kW/6000r/min,最大扭矩1250Nm/2200r/min,0~100km/h加速时间为2.9秒,比F1纪录快0.3秒,原地起步达到300km/h车速需时14秒,发动机有4个涡轮增压装置并带中冷,排量8升。新型7速双离合器式手动变速箱对出色的加速性功不可没。换档杆为方向盘后的拨板(顺序手动换档)或地板上的变速杆,4轮驱动。
0-100km/h的时间为2.9s,极速405.7km/h,售价120万美元
⒌ 福特GT
福特GT是为了纪念福特建厂百年而制造的现代版GT40赛车。虽然在外观上看起来和60年代的那台GT40好像没什么区别,不过它怀旧的车身并非为了纯粹的漂亮或仿古,而是经过现代技术重新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早期设计的赛车上通常会出现不稳定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这些缺陷已经在新的GT上得到改进了,在车头和车尾都能产生稳定的下压力。由于使用了全铝制的底盘,福特GT的车重有望控制在1700kg以内。
在引擎方面,福特GT使用了一款来自林肯四驱Nigator的 5.4L、每缸4气门、双突轮轴的V8引擎。和Nigator不同的是福特GT这台引擎是全铝浇铸的,更额外增加了一个超级增压器。据福特声称,这款引擎的马力超过500匹,当转速达到4000rpm的时候就能输出679牛米的峰值扭矩,而且在低至2000rpm时就已经能释出最大扭力的80%。福特GT用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的布局,引擎置于驾驶舱后方,使用源自赛车科技的干底油润滑系统,这使引擎的重心降得很低。变速箱是来自英国的 Ricardo六速手动变速箱,刹车系统用Brembo制造的带ABS的 4活塞卡钳刹车系统,前轮使用18英寸、后轮则用19英寸的Goodyear Eagle F1轮胎。尽管福特GT是一辆跑车,它的内饰和车载设备也不会过于简陋:按钮的触感做得很出色,内饰用了穿孔皮革,配有空调、电动车窗、后视镜和电控门锁,还有一套防盗系统和一套可以选装的McIntosh High-end音响。
0-100km/h的时间为3.6s,极速328km/h,售价15万美元
⒍ 克莱斯勒ME-Four-Twelve
ME Four-Twelve的心脏是一个全铝的、方形的涡沦增压、6.0升V-12引擎。电子连续多点式燃料喷射压缩比9.0:1,ME Four-Twelve的AMG改良引擎能够输出850匹马力于5750转/分,使用特级的无铅燃料在2500到4500转/分时达到850磅的扭矩。这样计算下来每升的马力达到142匹,这台概念车重量1310公斤,重量马力比达到了3.4lbs/bhp,这些都刷新了超级车领域的新性能记录和新基准。
速Ricardo双离合器变速器是特地为这辆汽车研发的,并且拥有最新的双湿离合器技术和电子控制策略。独一无二的ME Four-Twelve变速器以200毫秒的换档时间为后轮提供了永不间断的扭矩。
悬挂用双叉臂、铝控制臂和水平对置螺旋避震可电子控制压缩、回弹调校,不锈钢推杆和一个刀片状的防倾杆。 ME Four-Twele刹车系统的特点是巨大的15.0英寸(381 mm)通风碳瓷复合碟盘刹车转子和六活塞铝制单块卡钳保证在任何驾驶情况下都能提供出众的制动表现。
44.9英寸高,78.7英寸宽,178.8英寸长,这款2座,中置引擎的ME Four-Twelve有着惊人的表现,就好像随时准备出击一样。ME Four-Twelve碳纤车身有着轮廓分明的外表,这缘于克莱斯勒集团在Auburn Hills的风洞测试中心无数个小时的雕琢。
0-100km/h的时间为2.9s,极速400km/h.暂无定价
⒎ 阿斯顿·马丁DB9
这辆双门轿跑车上最有的东西,当然就是那台来自前身车型DB7Vantge的V12发动机,这台功率为456马力发动:机的扭矩曲线,已经被优化得近乎完美。和意大利的那些同行们不同,阿斯顿,马丁的发动机工程师们已经对追求功率没什么兴趣了,而是在扭矩上下功夫。发动机在5000转/分时扭矩高达570牛.米,而仅1500转/分的时候就可以达到最大扭矩值的80%,约为450牛.米。
0-100km/h的时间为4.9s,极速300km/h,售价18.7万美元
8 保时捷CarreraGT
Carrera GT有很多卖点,其中之一就是位于驾驶员座舱后部的10缸引擎,它基于一个5.5升的引擎改造而成,该引擎作为一流的赛车动力系统,参加勒芒24小时全天赛车比赛。将CarreraGT的引擎容量增加到5,7升,此时保时捷车的引擎在8000转/分时达到最大的输出功率450千瓦(612马力)和在5750转/分时达到最大的输出扭矩590牛米(435磅英尺),最高速度是330km/h。尽管CarreraGT具有赛车特征,10缸引擎在低速运转时也完全适合于日常的驾车。引擎的运转声非常悦耳,而且转速越高越好听。6档手动变速箱是特意为CarreraGT生产的,它横向布置在汽车的后部,将引擎大量的动力光滑的连续的传递给道路。变速箱设计上的紧凑性和可能的最低重心,有助于汽车的最佳重量分布。
0-100km/h的时间为3.9s,极速330km/h,售价45万美元
9.宾利欧陆GT 拥有多项技术革新和突破,应用了当今汽车制造业的尖端技术。W型排列的12缸6公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世界上最短的12缸汽车发动机。欧陆GT是全世界真正四座跑车的速度之王:极速达318公里/小时,从0-100公里加速仅用4.8 秒。同时,欧陆GT还是全世界最大马力和最低转速高扭矩的限量车型,最大的马力可达560PS(552bhp) (411kW@6100rpm);最大扭矩为479 1b ft (650Nm)@1600rpm。在获得最大马力和最高扭距的同时,发动机依然能够保持低转速,确保车辆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将其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第一辆四轮驱动的宾利汽车,欧陆GT 拥有六前速自动/手动变速箱:四轮驱动及电子稳固程序不仅可以满足动力与舒适度的完美表现,而且可以更好地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售价大概在288万人民币左右
10.帕格尼———风之子”车长4395mm、宽2055mm、高1151mm,匹配德国梅塞德斯AMG的V形12缸48气门7.3升发动机,最大功率555马力,最大扭力750牛顿·米,百公里加速耗时仅3.7秒,最高时速达390公里,是世界上最快的跑车之一,售价700万人民币左右
日本五大战神跑车分别是?
1885年,卡尔·本茨在曼海姆制造出第一辆汽油机汽车,其搭载的是一台二冲程单杠0.9马力的发动机,此车具备现代汽车大部分的基本特征。如火花塞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等。这就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辆现代汽车,而之前的蒸汽三轮车都不作数。在长达135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汽车进步的速度飞快,不过大部分的设计都能保留至今,但是也有一些被留在了长河之中,其中翻灯令人难忘。
首款翻灯车型
世界上第一台翻灯车型是产自美国1936年的Cord?Model?810,这款车的跳灯藏在翼子板上方,用翻转开启的方式,设计初衷可能就是突发奇想。当然它也确实没能掀起太大的浪潮,这个品牌也慢慢被人们淡忘。
1940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颁布了一条法规,其中对大灯的光源、造型和高度做出了明文规定。其中对配备隐藏式车灯的跑车提出了要求:大灯高度必须达到610mm。
但是跑车的车头都很扁平,如果让大灯一直处于机盖上方则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阻,所以翻灯才作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无心插柳柳成荫,因法规强制使用的翻灯竟然流行了起来,这种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但是很遗憾的就是,翻灯几乎没有以任何身份正式进入国内,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它的认识可能都要从《头文字D》谈起。
在1998年的动画版中,男主角藤原拓海经常使用必杀技“关灯超车”的画面,总能让人回味许久,秋名山上的86仿佛恶魔一般。
三菱GTO又名3000GT,诞生于翻灯鼎盛的1990年。顶级版本搭载一台双涡轮增压V6引擎,320匹马力和436牛米的扭矩放到今天也不容小窥。这款车目前在国内大概有几十台左右,具体数字鲜为人知,但这并不是我把它放在最先推荐的理由。
1995年,由中国巨星成龙主演的《霹雳火》中,三菱GTO就作为成龙最后决战仙台的座驾出征,翻灯的设计再次映入人们眼帘。除此以外,作为汽车文化强国的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诞生了众多翻灯经典车型。
黄金时代的日本四大国宝级跑车:公路战神—GT-R、直线之王—Supra、自吸之王—NSX、转子之王—RX-7。除GT-R外,都推出过翻灯版本。
丰田Supra,江湖人称“牛魔王”,它以强大的直线加速性能在当时傲视群雄,其搭载的2JZ-GTE引擎至今都是改装界的霸主之一,这台3.0升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稍加改装便可以轻松达到700匹的马力,被榨出上千匹也不过就是家常便饭。
翻灯版本也是人们最为钟爱的一代。
本田NSX是首款以F1赛车理念打造的超跑,甚至比知名的法拉利F50和迈凯伦F1都要更早一些。NSX设计之初的目标是奔着法拉利328而去,但要比328更舒适更可靠。
所以它搭载了一台拥有VTEC技术的3.0升V6自然进气引擎,在初段加速时比较线性和平顺,更好的照顾到了日产驾驶的舒适性。但是在VTEC全开的中后段加速时,这台自吸引擎仿佛瞬间装开启一颗大涡轮。高亢的排气声浪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一定会让你产生错觉,但当你瞟到转速表上将近10000转的转速时,不由喊出那一句:vtec?is?the?best。
马自达RX-7的出名自然离不开转子引擎的魅力,但是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去介绍它,因为我们很快就会上线一期有关马自达转子引擎的,讲解的将会十分详细,而且同期上线的还有一部全新的栏目,大家敬请期待。
除了RX-7翻灯版和以上的车型外,其实翻灯曾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很多品牌都生产过翻灯车型。
1938年别克Y-Job
1969林肯Mark?Ⅲ
1965凯迪拉克Riviera?GS
1968年克尔维特C3
16年保时捷924
1989年宝马8系
1989年福特探针
1990年兰博基尼Diablo
经典的车型数不胜数,但是翻灯其实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或者说是设计缺陷。从以上所有车型中便不难看出,翻灯得设计对于车身流体造型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因而增加空气阻力;其内部的复杂传动机构也不是那么可靠,时间长了总会出现翻灯无法升起的问题;其次就是翻灯很容易对被撞行人造成二次伤害。
以上种种问题难以解决,尤其是对于行人二次伤害的隐患更是引发舆论。所以全球各国的安全机构都明确表示:大灯作为汽车的必要配置,不应该被隐藏。
随着2004年最后一款翻灯设计的克尔维特C5停产,翻灯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翻灯作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设计,成于法规,败于法规。翻灯为汽车工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退出历史舞台自然引得无数唏嘘。翻灯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属于它的岁月之中,但它曾经带给我们的小美好,始终会是一代人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准确的说楼主指的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跑车四大天王吧,其实他们分别是本田NSX,丰田supra,马自达RX7还有三菱3000GT,另外大家所说的BNR34GTR其实是日产旗下SKYLINE车系的高性能版本,所以严格来讲这台车属于性能车而不是跑车。下面是这四大天王的简介。
本田NSX(1990年-2005年)
全铝车身,“东瀛法拉利”
年本田公司委托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为该公司设计HP-X概念车(Honda Pininfarina Xperimental),它用了中置后驱布局,搭载代号为C20A的2.0升V6发动机。研发过程中,本田公司管理层决定将HP-X打造成一辆可以与意大利和德国的超级跑车媲美的车型,随后它便成为了NS-X(New Sportscar eXperimental)的原型车。
本田公司将法拉利328视为NS-X的想敌,本田的目标是使NS-X的性能和法拉利328相当或更高,并拥有更可靠的质量,且价格要比法拉利328更低,项目接近完成时本田将目标又锁定为法拉利348。具有VTEC技术的3.0升V6发动机取代了HP-X上的那台2.0升V6发动机,本田为NS-X注入了大量F1赛车上使用的技术。
为了研发NS-X,本田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如邀请日本地位崇高的前F1赛车手中岛悟在铃鹿赛道为NS-X早期车型进行试驾。为改进车身调校,中岛悟在铃鹿赛道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测试。三届F1总冠军艾尔顿·塞纳也曾受邀为NS-X进行试驾并对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改进建议,本田公司还曾将两辆NS-X测试车赠与塞纳。
NS-X的量产车更名为NSX,并于1989年芝加哥车展上首次亮相,在1989年10月的东京车展上再次亮相后受到广泛好评。1990年NSX正式在日本发售,1991年NSX以本田高级品牌ACURA的旗舰产品身份进军北美、欧洲和香港市场。当时每辆NSX售价为65000美元,这一售价也创造了当时日本汽车工业史上的最高价。
将法拉利328视为对手的NSX,在外观设计上也有种独特的欧洲跑车味道。大灯用当时跑车流行的跳灯设计,低矮的车身营造出一份浓郁的战斗气息。作为一款中置后驱跑车,NSX车门后方的进气口格外醒目,车门把手被巧妙的“隐藏”起来。车尾贯通的尾灯组和后扰流板流畅的整合在一起。
内饰方面,NSX的中控台用T字形对称式设计,设计师奥山清行在内饰设计上充分研究了战斗机的座舱风格,但NSX的内饰并没有让人觉得这是一辆超级跑车应有的氛围,井然有序的功能区域布局,真皮中控台边缘精致的缝线,仿佛置身于一辆高级豪华车之中。作为一款当时的性能跑车来讲,NSX的配置可以说相当“奢华”了。其配置了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氙气大灯、自动空调、定速巡航、真皮电动座椅、座椅加热、BOSE音响系统等,后期又加入了无钥匙进入等先进配置。
NSX也是本田第一款使用全铝车身的车型,铝合金的车架和悬挂用了革命性的锻造工艺,NSX用前后双叉臂的悬架结构,中置后驱的布局为NSX带来无以伦比的驾驶感受。锻造悬架控制臂、锻造铝合金轮毂和全铝结构的车身为其轻量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NSX的车身尺寸为长4430mm,宽1810mm,高1160mm,车重1350kg。
本田首次将其在赛车运动中使用的如钛合金发动机曲轴、锻造活塞等技术运用到NSX身上,NSX搭载代号为C30A的3.0升V6发动机,最大功率273马力(201kW),最大扭矩280N·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5速手动变速箱和4速自动变速箱。
尽管NSX已经是顶级跑车,但其设计之初仍在日常驾驶和纯粹的驾驶乐趣之间达到了平衡性,为满足相当一部分用户对纯粹驾驶乐趣的追求,本田于1992年开始对NSX进行改造,即诞生了NSX Type R(简称NSX-R)。工程师对NSX原版车型进行了轻量化处理,隔音、消音系统、音响、备胎、空调以及包括牵引力控制系统在内的大量电子设备被拆除,真皮座椅改为RECARO公司为NSX专门设计的电动调节碳纤维赛车座椅,方向盘为MOMO制造,换装了ENKEI锻造铝合金轮毂,挡把由真皮覆盖改为钛合金材质,使得NSX-R最后成功减重了120kg。1992年11月,本田在日本推出了限量生产483台的NSX-R。
1995年半开篷式NSX-T开始在日本以订单生产的形式销售,北美市场NSX-T则取代了原版NSX成为唯一车型进行销售,NSX-T的可拆卸顶篷降低了车身强度,为弥补强度又增加了45公斤重量。
19年2月NSX首次进行了大幅度改款,主要差异在于大幅提升了动力系统,原先的C30A的3.0升V6发动机被C32B的3.2升V6发动机所取代,气缸套换上密度更高的强化合金,发动机气缸本体减重3kg,进排气也经过重新调校,使得发动机动力输出的特性有了明显改善,最大扭力转速降低了100rpm。C32B发动机最大功率293马力(216kW)/7300rpm,最大扭矩304N·m/5300rpm,与此同时手动变速器升级为6速,但自动挡车型仍旧装备原先的C30A发动机。
2001年本田针对NSX的外观进行了修改,最大变化则是原本的跳灯改为固定式前大灯,前保险杠和前行李厢盖,车门,侧裙,后保险杠及尾灯都经过重新设计。NSX的悬架系统同样针对操控性强化而重新调校,提高刹车与方向盘的路感回馈与控制反应,铝合金车身同步进行减重与提高刚性的措施。轮毂升级为17英寸BBS锻造超轻量合金轮毂,前后轮胎规格分别为215/40 R17和255/40 R17。NSX的造型设计即便如今仍不过时,作为一款诞生至今已有23年的跑车实属不易。(点击进入 日本赛道试驾本田NSX Type S)
7年之后,NSX-R概念车于2001年东京车展中亮相,第二年5月正式上市,新款与老款NSX-R有着极其相似的风格。新款NSX-R的行李厢盖与后扰流板均用碳纤维材质,使其在纽博格林赛道上轻易突破一般量产车难以实现的8分钟关卡。
2005年,本田迫于Super GT赛事规则(参赛车辆的原型车产量需为5辆以上)而推出了NSX-R GT街道版,该车仅限量生产5台,当时售价更是高达5000万日元。
本田对赛事的热衷使得NSX成为日本Super GT系列赛中的常客,NSX和Supra当年在GT500组别中的缠斗也为车迷们所津津乐道,NSX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也曾崭露头角。
在5辆限量版NSX-R GT交付客户之后,2005年10月,本田宣布NSX正式停产。本田NSX从1990年问世至今,共销售了18000余台,其中北美市场为8739台,惨淡的销量也许是NSX这15年中唯一遗憾的一件事。
小结:本田结合当年在F1赛场拼杀得来的经验和技术,在1990年打造出融合了本田当时最尖端技术的NSX。NSX的诞生为日本汽车工业书写了浓重的一笔,但由于其始终摆脱不了法拉利328的影子而饱受质疑,此后法拉利后续车型F355更是迫于NSX的压力而实施了动力提升的举措,而日本其他厂商旗下的跑车更是以NSX作为竞争对手展开研发,NSX对于推动日系跑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鞭策作用。
第四代丰田Supra(1993年至2002年)
丰田“牛魔王”,直线之王
1993年5月,丰田推出第四代Supra(A80)跑车,设计灵感仍延续上一代Supra的美式跑车风格,长车头设计加上突出的肌肉线条,让人一眼便留下深刻印象。车身宽度比过去大幅增加了120mm,但车长却缩短了100mm,整体车身比例更加完美且符合跑车必备条件。
Supra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运用大量复杂的线条,整车线条处理的极为圆润流畅。不同于同时期其他日系跑车,第四代Supra颇具前瞻性的由第三代的跳灯改为固定式大灯设计,并用运动味浓郁的熏黑底大灯。前部大尺寸的进气格栅和转向灯下方的进气口则预示了Supra暗藏的性能。
Supra的尾部设计颇显另类,视觉重点则在同样用熏黑处理的尾灯上,Supra的尾灯样式可谓辨识度极高。巨大的后扰流板也使Supra极具视觉冲击力。不同于大多数车型尾部Logo用镀铬处理,Supra车尾的Logo同样为熏黑处理,丰田刻意为Supra营造出一份神秘感。
Supra的内饰设计倾向于驾驶员一侧,仪表盘样式颇为复古,中控台上的功能区也没有被刻意划分开来,四辐方向盘样式极为平庸,和整车风格反差极大,Supra的内饰设计也许并不能迎合每一位车主的喜好。
Supra配备了包括定速巡航,双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动折叠后视镜,自动空调,CD音响系统等配置。
Supra的悬架系统与上一代车型相同,用四轮独立双叉臂的悬架结构,但底盘所有零件刚性经过强化大幅提升了整体的操控水准,而SZ-R、RZ与RZ-S等高性能版本更搭载Bilstein生产的避震器。另外,Supra还使用了铝制发动机盖,可拆卸顶篷也为铝制品,尽可能的减重措施使得Supra的前后配重比为53:47。Supra的车身尺寸为长4520mm,宽1810mm,高1275mm,车重1510kg。虽然Supra的动力强大,但实际的操控性并不理想,坊间对Supra更是有了“直路狂,弯路亡”的称号。
Supra搭载代号2JZ的3.0升DOHC直列六缸发动机分为自然吸气与双涡轮增压两个版本。2JZ-GE自然吸气发动机为225马力(165kW)/5800rpm,最大扭矩280N·m/4800rpm,而2JZ-GTE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06kW)280马力/5600rpm,最大扭矩450N·m/3600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和4速自动变速箱,顶配则提供了6速手动变速箱,6速手动变速箱为丰田与德国Getrag共同研发的产品。另外,北美市场上的搭载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Supra最大功率可达320马力(239kW)/5600rpm,最大扭矩427N·m/4000rpm。
值得一提的是,2JZ-GTE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极高的性能提升潜力,只需经过小幅改装即可将动力输出轻松提高至400至500马力以上的层次,经过重度改装后的2JZ-GTE最大功率甚至可达1000马力,丰田“牛魔王”由此得名。
丰田Supra同样参与GT500的赛事,2001年已退休的关谷正德接下Tom's车队总监的职务,上任后的他以年度冠军为目标迎接JGTC(现今日本Super GT)揭幕战。Tom's车队独自对Supra GT500赛车进行空力套件的改进与强化工作,针对每个赛道的特性换上对应的专属套件,主要着眼点是根据每一条赛道的不同特性,靠车队本身的技术与经验进行修正,因此每次参赛Supra赛车在一些小细节都有差异。
每台Supra赛车的制造虽然都出自TRD(丰田御用改装品牌)之手,但Castrol TOM'SSupra赛车在改善油耗的同时也强化了3S-G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扭矩输出,其最大功率470马力(345kW)/6000rpm,最大扭矩637N·m/4500rpm,车重1100kg。
小结:9年的生产周期内,Supra一直是丰田旗下最具代表性的跑车,参加日本GT赛事活动使Supra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但其依然没有改变丰田在GT性能车型中的颓势,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加之一向理性的丰田公司对于Supra不能为其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的不满,使得Supra最终走向了尽头。19年Supra诞生15周年时,丰田宣布不会再推出Supra新款车型,从此整个车系被打入冷宫,2002年8月Supra最终停产,但其狂暴的性能和超前的设计至今仍为车迷心中的图腾。
马自达RX-7(1991年至2002年)
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转子发动机跑车
代号FD3S的第三代RX-7于1991年12月推出,原本上一代车型使用的“Sanna”名称从FD3S起不再使用,正式变更为RX-7。由于马自达品牌在19年更换了新Logo,所以市面上出现悬挂新老Logo的RX-7也不足为奇。(点击进入 马自达RX-7实拍文章)
RX-7的外观设计让你难以相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产物,只有跳灯能够看出是那个年代跑车设计的风格。第三代RX-7外观相比上一代车型线条更佳圆滑,雾灯位置的设计堪称点睛之笔。为了不破坏空气动力学效应,车门把手与B柱融为一体,如此设计使RX-7更增加了一丝独特气息。
RX-7车尾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那组形似电话手柄般的尾灯,用熏黑样式的尾灯组更为RX-7增添了一股性能味道,后扰流板造型对于一款性能跑车来说稍显低调,相信大多数车迷见到RX-7的第一眼都会被它深深的迷住。
RX-7的内饰设计同样用倾向于驾驶者一侧的风格,仪表盘设计为复古的钟表样式,放置在中间的转速表凸显了其性能车取向。三辐运动方向盘与车内整体氛围和谐统一,中控台功能区分布稍显凌乱,但对于追求性能的RX-7来说,车内的功能以追求简单实用为主,北美版可选装BOSE音响系统和天窗等配置。
RX-7整车尺寸为长4285mm、宽1760mm、高1230mm,其用了全铝制前后双叉臂的悬架系统,由于RX-7装配了较宽的轮胎,车宽因此明显加宽了许多,然而发动机盖、悬架系统、备胎、甚至千斤顶都选用铝合金材质,因此RX-7换来仅有1200kg的轻巧车身,转子发动机的位置较上一代下移了50mm,使得车身配重比达到完美的50:50。
RX-7的动力系统可谓是全车最大的亮点,其搭载代号为13B的1.3升(每个转子容积654cc,乘以2个转子之后为1308cc)双转子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55马力(188kW),最大扭矩为294N·m,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一台5速手动变速箱和4速自动变速箱。1996年RX-7换装了全新ECU及排气系统,动力增加至265马力。1998年RX-7调整了散热系统,其最大功率为280马力(206kW)/6500rpm,最大扭矩313N·m/5000rpm,其中RX-7 Type R车型的马力重量比更进一步减轻至0.3kW/kg,展现出近乎超级跑车的性能。
2001年,马自达推出了一款限量版RX-7 Type RZ车型,该车配备了RECARO赛车座椅,阻尼可调避震器,17寸枪灰色BBS铝合金轮毂,和红色缝线真皮方向盘、挡把等配置,动力系统则维持不变。
虽然RX-7性能优异,但其也有先天缺陷,转子发动机对高温极其敏感,另外转子发动机的耐用性和过高的油耗也是令车主极为头疼的问题。最终由于无法适应日渐苛刻的环保法规,在2002年8月推出最后一款RX-7 Spirit R限量版车型后,RX-7正式停产。1991年至2002年间,第三代RX-7在全球共售出了68589辆。
谈到RX-7,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叫雨宫勇美的老人,在马自达都已放弃RX-7后,雨宫却一直让RX-7活跃在赛场上。以专攻转子发动机改装而知名的RE雨宫改装厂,在1995年以RX-7赛车参加日本Super GT系列赛,RE雨宫并没有得到厂商的支持而是以私人车队名义参加GT300组别赛事,虽然势单力薄,但其仍具备与厂商车队抗衡的实力。2001年RE雨宫的RX-7赛车经过大幅改进,其最大功率为310马力(228kW)/8000rpm,最大扭矩323N·m/6500rpm,在该赛季的最后一站甚至有机会夺取GT300组别的年度冠军,最终RE雨宫的RX-7赢得了当年年度第二名的好成绩。
小结:RX-7是全世界第一款搭载转子发动机的大规模量产跑车,马自达对于RX-7轻量化、高性能跑车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但是主要目标市场日本、欧洲与北美洲对跑车的需求日渐萎缩,加上世界各国对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的规定日趋严格,2002年8月马自达不得不放弃这款纯种跑车。
三菱3000GT(1990年至2001年)
四驱跑车,美式韵味
三菱的HSX概念车在1989年的东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其量产版三菱GTO于1990年10月正式发布。除日本本土市场外,在大部分出口市场中,三菱GTO则被冠以三菱3000GT的名称进行销售。3000GT分为基本款,SL和VR-4三个版本可供选择(GTO和3000GT仅是命名方式不同,以下仅称作3000GT)。
3000GT的造型明显偏向北美市场的喜好而设计,鸟瞰这部车时,你会发现车身前后向两侧外扩,中间车门则向内紧缩,线条如同可乐瓶一般。3000GT同样用了当年跑车流行的跳灯设计,但和其他品牌跑车不同的是,3000GT的跳灯和示宽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整车线条流畅有力。
3000GT车尾横贯式尾灯设计颇为抢眼,车系名称被巧妙的嵌入其中。对于一款高性能跑车来说,3000GT的后扰流板本可以设计的再夸张些,高位刹车灯被集成在后扰流板上,双边四出的排气则证明了其不凡的实力。
3000GT的内饰风格似乎也透露出一丝美式跑车的韵味,但装配工艺有着日系车型一贯的细腻。中控台上的三个小仪表竞技味很浓,但仔细观察不难看出有时钟被嵌入其中,这是3000GT为日常驾驶做出的相应妥协。车内功能区域划分相当清晰,略显中庸的四辐方向盘丝毫体现不出其跑车的特性。
3000GT配备了双安全气囊、带液晶显示器的自动空调、电动座椅、定速巡航系统,6碟CD立体声音响等配置,后期车型更是融入了无钥匙进入等当时先进的配置。3000GT不仅外观设计惊艳,三菱还为3000GT融入了许多新颖的技术,如全时四驱系统、4WS后轮转向、电子控制悬架等。3000GT还搭载了主动式前后扰流板,及可控排气声浪调节系统等多项电子配置。
3000GT用前麦弗逊/后双叉臂的悬架结构,其车身尺寸为长4575mm、宽1840mm、高1285mm,车重为1680kg,作为一款配置相当丰富的跑车,3000GT的“体重”比起同时期同类跑车可谓相当的吃亏。
3000GT用前置四驱的驱动形式(低配车型为前置前驱),搭载代号为6G72的3.0升DOHC自然吸气及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225马力(165kW)/6000rpm,最大扭矩275N·m/4500rpm。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80马力(206kW)/6000rpm,最大扭矩426N·m/2500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5速手动(后期升级为6速手动变速箱)及4速自动变速箱。
1995年,三菱推出了一款名为3000GT VR-4 Spyder的硬顶敞篷跑车,该车搭载3.0升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00马力(221kW)/6000rpm,最大扭矩415N·m/2500 rpm,但两年间该车型仅销售了1618台,三菱迫于其糟糕的销量最终将其停产。
有趣的是,1991年至1996年间,道奇曾以三菱3000GT为基础,推出过一款名为Stealth的跑车。Stealth的外观由道奇设计,除外观以外,Stealth和3000GT在动力和结构上并无明显区别。
虽然三菱3000GT拥有许多当时领先的设计,但可惜却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加之平价跑车三菱Eclipse(日蚀)的大卖对3000GT的销量带来巨大冲击,使得3000GT最终于2001年8月停产。
小结:3000GT作为当时三菱旗下旗舰跑车,前置四驱的布局、强劲的发动机性能和丰富的配置无疑是其最大亮点,但3000GT向豪华跑车靠拢的同时必然会失去一些追求纯粹驾驶乐趣的用户。随着日系同级别跑车的激烈竞争,加之三菱自家跑车所带来的销售压力,3000GT就此画上了句号。
(以上资料来源于汽车之家)
好了,今天关于“法拉利328”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法拉利328”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