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评测 车型评测
理想汽车的企业,理想汽车生产企业
2024-10-31 20:32:55 13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牌子2.轩闻联播理想Q3净亏1亿;天齐锂业爆雷;五菱破6万3.观察 | 小鹏蔚来理想,谁会是第一个告别代工生产的新势力?4.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收入93.4亿元 预计第四季度交付4.5-4.8万辆5.新能源汽车市场百家争鸣!不是。根据查询爱企查官网得知,重庆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不是国有企
1.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牌子
2.轩闻联播理想Q3净亏1亿;天齐锂业爆雷;五菱破6万
3.观察 | 小鹏蔚来理想,谁会是第一个告别代工生产的新势力?
4.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收入93.4亿元 预计第四季度交付4.5-4.8万辆
5.新能源汽车市场百家争鸣!
不是。
根据查询爱企查官网得知,重庆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不是国有企业,是私企,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地址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两江大道618号两江企业总部大厦,经营范围:研发、生产等,登记机关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截止到2023年10月17日经营状态为开业,是一家资质齐全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正规)公司。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牌子
不是世界500强
理想汽车是一个豪华智能电动车品牌,以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为使命,公司于2015年7月创立,总部位于北京,自有的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是中国著名的连续创业家,曾创办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
轩闻联播理想Q3净亏1亿;天齐锂业爆雷;五菱破6万
比亚迪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纯中国汽车品牌,全球新能源客车引领者、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引领者,高新技术企业,在汽车领域,凭借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比亚迪已经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目前新能源电动车型有宋、元、秦、唐、汉等。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立志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现拥有吉利汽车品牌、领克品牌和几何品牌,拥有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及全部经营管理权,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腾势
腾热新能源,2010年成立,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腾势汽车”),由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与世界豪华车和商用车制造巨头德国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目前旗下车型有腾势X。
北汽新能源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2009年成立,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行业影响力品牌,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旗下新能源电动车型有北汽新能源EC、EC5、EC3等。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2015年成立,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所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2018年10月10日,车和家发布智能电动车品牌“理想智造”,2019年4月10日首款增程式电动车一一理想智造ONE正式开启预定。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2014年由何小鹏、夏珩、何涛三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第一梯队智能汽车设计及制造商,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目前新能源车型有小鹏汽车P7、小G3。
威马汽车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WMMotor),2015年成立,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创始人为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目前新能源车型有EX5、EX6。
ARCFOX
ARCFOX,是北汽新能源旗下全新生态品牌。ARCFOX品牌名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Arc”,原意来自Arctic(北极),象征着极致世界,其次是“Fox”,也就是狐狸。目前新能源车型有ARCFOXαT。
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2014年成立,是一家立足全球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总部位于上海,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打造全球范围内的用户企业。目前新能源车型有蔚来ES6、ES8、EC6。
爱驰汽车
爱驰汽车,一家驱动汽车行业进化的智能电动车公司,爱驰汽车总部及技术中心设立在上海,在德国设有全资子公司爱驰恭博汽车有限公司,还在美国底特律设有前瞻技术实验室,爱驰汽车先后建成上饶汽车制造基地、上海嘉定技术中心、常熟电池包工厂等研发制造基础设施。目前新能源车型有爱驰U5。
观察 | 小鹏蔚来理想,谁会是第一个告别代工生产的新势力?
理想汽车第三季度净亏损收窄至1.07亿元
据东方财富网报道,近日,理想汽车发布了第三季度(Q3)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Q3实现营收25.11亿元,较第二季度的19.47亿元增长28.9%;截至当前,理想汽车仍未实现盈利,Q3净亏损1.07亿元,亏损相较二季度进一步收窄。
红旗E-HS9正式下线
据太平洋汽车网报道,11月15日,?红旗E-HS9正式在一汽长春工厂投产并下线,并有望于12月4日正式上市。该车此前在北京车展上已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55-75万元。
五菱双十一订单突破6万台
据易车报道,上汽通用五菱“双十一”战绩火热出炉,电商平台订单量达61,666台,宏光MINIEV订单量达20,609台,天猫京东平台订单量较去年同比迅猛增长超过280%,电商订单总额超4300万元。凭借出色的销售佳绩,上汽通用五菱荣登各大电商平台榜单,不仅成为京东热销第一汽车企业,还成为入选天猫榜单最多的车企,以多样化的数字化新营销方式激活内需市场,为国内大循环注入强大的活力和信心。
小鹏汽车或将为极致玩家推出旗舰新品
据易车报道,日前,小鹏汽车官方宣称会在11月20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中展现一款为极致玩家打造的小鹏汽车P7旗舰新品,从官方发布的中可以看到新品或将是一款剪刀门式的车型,并且在上午10点官方将会举办以“天生智能”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同时会分享对下一代自动驾驶软硬件体系的理解与思考。此外,官方表示将会携旗下小鹏汽车P7、小鹏汽车G3车型一同亮相。
深交所创业板受理东风集团的IPO申请
据汽车之家报道,近日,深交所创业板受理了东风集团的IPO申请。招股书显示,东风集团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规模达210.33亿元,将有望成为创业板开板以来最大的IPO项目。根据招股书,扣除发行费用后,东风集团此次A股发行上市所募集资金拟用于全新品牌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新一代汽车和前瞻技术开发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全新品牌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为“岚图品牌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70亿元,占总募资的33.33%。
京港澳高速信阳段快递车起火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京港澳高速信阳境内一辆快递车起火。现场火势较大并伴有浓烟,车身已被烧化,仅剩下一个烧坏的后车门框架。经过近2小时的清理,火灾隐患被清除。
长安汽车董事吕来升因工作变动离职
据财经网报道,近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吕来升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董事职务,且不在公司任职,未持有公司股票。
电池原料龙头“爆雷”
从电动知家获悉,又一个债券雷爆发,这次发生在360多亿市值的白马股天齐锂业身上,自曝100多亿贷款或无法偿还。近日,曾背负着新能源电池原料龙头股美誉的上市公司天齐锂业,发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天齐锂业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现金流水平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也暂未出现实质性改善。按照公司此前与中信银行牵头的并购贷款银团签署的相关协议,并购贷款中的18.84亿美元将于2020年11月底到期,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79.35%。尽管公司已经向银团正式提交了调整贷款期限结构的申请,但目前尚在审批中,存在贷款到期未能成功展期而公司无法及时、足额偿付导致违约的可能性。
金领结之夜?雪佛兰车主日暨品牌之夜
据汽车之家报道,雪佛兰车主日暨品牌之夜近日在上海正式举办,此外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相的几款新车也悉数到场。雪佛兰不仅发布了50项车主特权和雪佛兰官方认证二手车平台,还现场展示了超级跑车科尔维特?C8、开创全球SUV历史的Suburban、全尺寸SUV之王Tahoe等一系列车型,呈现出雪佛兰的未来样貌。
新增404公里?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再延长
据华商网报道,近日,上海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新增404公里,总里程达530.57公里,其中嘉定区315公里、临港新片区118.2公里(含东海大桥34公里)和奉贤区97.37公里。其中,滴滴自动驾驶成为首家获得上海三个测试区牌照的企业。
新年式Mercedes-Benz?GLC产品调整
据u-car报道,9?月起生产的新年式?Mercedes-Benz?GLC?新车进行车系编成调整。新年式?GLC?取消?GLC?220?d?柴油动力车型,而入门的?GLC?200?动力车型将会改换搭载?4Matic?四轮驱动。此外,360°环景显影以及原厂?3D?中文导航也将下放成全车系标准配备,而原为选配的?12.3?英寸宽屏幕数位仪表,改列为?GLC?300?动力车型的标配。新年式?GLC?以及?GLC?Coupé车系在经由产品调整后,都各呈?200?与?300?4Matic?车型。售价部分,GLC?200?与?GLC?300?动力车型则分别调涨?11?万新台币与?6?万新台币。
松下任命汽车业务高管为新CEO
据IT之家报道,松下公司近日宣布,已任命公司汽车业务负责人?Yuki?Kusumi?为下一任?CEO,接替现任?CEO?Kazuhiro?Tsuga。
新一代日产逍客首张预告图?将于2021年正式发布
据太平洋汽车网报道,日前,日产官方发布了新一代逍客的首张预告图。新车基于CMF-C?/?D平台打造,未来除了提供燃油版外,还将推出e-POWER増程版车型、48V轻混版、纯电版以及插电混动版。此外,新车将于2021年正式首发,而目前新车已经处于最后的测试阶段。
保时捷暂不裁员?但3.6万员工需转岗
据德国《汽车周刊》报道,保时捷人事董事Andreas?Haffner表示,疫情期间,保时捷未受到过多的影响,集团短期内也没有裁员计划,但是,保时捷四分之一的员工都必须转型和重新定位。Andreas?Haffner表示,当前,保时捷没有裁员的想法,但是目前在职的3.6万员工必须转型,以更好的应对电动车、数字化和车联网的发展。他说:“我们的部门是转型而不是重建,集团将更好的培训员工,哪怕员工的原岗位因为电动车等变革而被取消,其也依然能转岗到其他位置上。”
销售额回升?大陆集团发布三季度业绩
据汽车门报道,日前,大陆集团正式发布了其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整体业绩状况。在经历了第二季度较大幅度的下跌,大陆集团在2020年三季度合并销售额逐步回暖,同比2019年下降2.7%。具体来看,大陆集团2020年第三季度的合并销售额达到103亿欧元,相较于2019年第三季度的111亿欧元,其合并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7%。其在第三季度的调整后经营性利润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至8.32亿欧元,相当于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为8.1%。
致宝马司机死亡?高田气囊问题再酿祸端
据europe.autonews报道,日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在对最近的一次宝马车祸进行调查之后,确定此次车祸造成人员死亡的原因与高田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破裂有关。这也是宝马相关车型首次因高田气囊造成的死亡事件。
存起火隐患?近6.9万辆雪佛兰Bolt电动车被召回
据美国福克斯网站报道,由于存在起火隐患,通用汽车近日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近6.9万辆雪佛兰Bolt电动车,其中美国市场近5.1万辆。
比亚迪和马可波罗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开始运营电动客车
据marklines报道,近日,比亚迪和巴西主要客车制造商马卡波罗的电动客车在南里奥格兰德州首府阿雷格里港地区投入运营。这是该地区首次使用电动客车。
比亚迪和马可波罗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开始运营电动客车
从澳洲汽车杂志获悉,10月澳大利亚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分别是Toyota(19505辆)、Mazda(7457辆)、Hyundai(5951辆)、Ford(5744辆)、Kia(5304辆)、Mitsubishi(4510辆)、Nissan(3539辆)、Volkswagen(3112辆)、Mercedes-Benz(2930辆)、Subaru(2902辆)。
福特汽车宣布为Silverton组装厂投资1.35亿兰特
据carmag报道,福特南非汽车公司宣布了其豪登省Silverton装配厂的1.35亿兰特太阳能项目。此举是该公司开发综合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计划的一部分,该解决方案旨在使Silverton工厂到2024年完全绿色且能源自给自足。
免责声明:轩闻联播是每天精心筛选信息而来,资讯为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告知以便及时处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收入93.4亿元 预计第四季度交付4.5-4.8万辆
造车新势力中最有希望的三匹黑马,当属小鹏、蔚来和理想,不仅先后赴美成功上市,最近几个月的销量表现也都不错。不过,在人们印象中,这三家车企在初创阶段,并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跟传统车企合作,利用它们闲置的产能,代工生产汽车。
作为一家整车生产企业,代工生产总不是个事儿,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后面会专门介绍)。因此,真正该发力的地方,应该自己建厂生产汽车。
网友甚至说,要长远发展,就得自己建厂,这样更利于把控包括质量在内的各个环节,“别再找代工啦”。
01
汽车民生网梳理了上述三家车企的代工企业、造车资质以及建厂情况。
蔚来汽车——
从造第一辆车开始,蔚来汽车就与江淮汽车展开合作,其中江淮为蔚来代工生产?蔚来ES8和蔚来ES6。据传蔚来的第三款车型“ET7”仍交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
从造车初衷来看,蔚来其实早就有建厂计划,但不知什么原因,本来计划好要在上海嘉定自建工厂的,结果在2019年年初宣布取消。蔚来创始人李斌还公开表示:“停建嘉定工厂是蔚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发展节奏来做出的决策。”
取消自建工厂,蔚来只能选择代工生产的合作模式,实现降本增效。蔚来也表示,将加大投资和改造代工工厂,改造后年产能可达到15万辆,目前为10万辆。媒体认为,蔚来仍将坚持代工合作模式,去寻找包括江淮汽车在内的潜在战略合作伙伴。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选择的代工方为重庆力帆汽车。
据了解,车和家(理想汽车前身)曾花费6.5亿元购买“造车资质”。?
去年2月19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17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及已准入企业变更信息名单中显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已变更为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也从牟刚变更为沈亚楠。消息出来后,媒体直指理想汽车终于有了造车资质。
在此之前,理想汽车本打算在江苏常州建厂,后因政策因素影响,车和家2016年规划的“年产15万辆电动车项目”已停止建设。
新能源车生产资质是新造车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此前获得资质的渠道包括直接申请、代工和收购三种。然而,自2017年年中,国家发改委暂停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审批,所以多数新造车企业只能通过代工和收购两种方式获得资质。理想汽车选择的正是收购力帆而获得的造车资质。不过,目前关于理想汽车建厂的消息不多,其售卖的汽车仍属于代工下的产品。
小鹏汽车——
在这三家车企中,论建厂眼光和速度,小鹏汽车都走在另两家之前。
早期小鹏汽车选择的是与海马汽车代工生产。但是,小鹏汽车并不满足代工的现状,因此首当其冲就是要拿到造车资质。
小鹏汽车也是通过收购完成了汽车资质的“再生”。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之前收购了福迪汽车100%股权,从而获得造车资质。正因此,小鹏汽车的肇庆工厂在完成接收后已投产几个月了。
据了解,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达?3000?亩,其中整车生产项目占地面积?1500?亩,工厂厂区共设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Pack?五大车间,拥有?4?种不同车型总装柔性生产线及?1?条柔性电池合装线,共计设置?264?台智能工业机器人。此外,工厂内还建有覆盖?18?种测试路面以及?NVH、操控制动舒适性、密封性、自动泊车系统等多种功能测试的动态测试跑道。
小鹏汽车并不满足仅有一家工厂的规模,今年9月底,被称为“二工厂”的广州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已经开建。小鹏汽车同时称,此次引入了广州国资40亿元的融资。
汽车民生网还了解到,小鹏汽车Q3财报电话会上传来的信息显示,其第二座自建工厂——广州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0万辆,投资30亿元。按计划,该工厂将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
上述三家造车新势力,唯有小鹏汽车已明确了两家自建工厂,它或许将成为第一个告别代工生产的车企。
02
无论是蔚来、理想,还是小鹏汽车,他们在创业初期,能够顺利找到代工生产的企业,源于政策的松绑。
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之间开展研发和产能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委托加工生产。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研发设计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研发设计企业借用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以上新规可以解读为,工信部已明确鼓励汽车生产的代工模式,鼓励生产企业和研发设计企业合作,让研发设计企业借用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然而,代工生产的模式可能还不是造车新势力真正想要的,而创业初期之所以选择了它,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要在汽车行业深耘,车企必须要拿到造车资质,但是,随着审批的收紧,拿不到造车资质成为困扰造车新势力发展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资质的问题,有的新造车企业只好另辟蹊径,对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收购。因此,相对于正式申报而获得资质不同,收购意味着要多花去更多的钱,上述理想汽车收购力帆汽车工厂而拿到造车资质,就花去了6.5亿元。
为了不影响汽车生产,有的新造车企业只好寻求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代工生产,但是又会受到因代工带来的诸多局限,对企业的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但它的好处是,可以造车,还可以避免在初创阶段资金不足的问题。?
一业内人士告诉汽车民生网,如果没有代工政策相助,政府又不审批造车资质,加上没有钱收购或者找不到收购的对象,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恐怕真的造不了车了。
03
前期没有生产资质和产品准入资质,采用代工生产的模式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代工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质量不可控,如果存在质量缺陷,一旦爆出负面,则会影响整个品牌声誉;
生产成本不可控,导致整车成本不可控,抗风险能力较差;
生产流程和节拍不可控,从而导致无法及时交付;
用户等待时间不可控,购买体验受影响;等等。
此外,当下最火热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在创业初期就深受“代工”的困扰。
一位汽车资深人士向媒体说道,他曾去过三次特斯拉的弗里蒙特工厂,听员工讲述了特斯拉在生产初期遇到的最难的事情。
据他介绍,当年生产Roadster?1?的时候,车身由法国制造,电动机由中国台湾制造,购买单块电池,运到泰国组装成电池组,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英国去清关。整车在英国组装好后,经由船运要几十天从好望角运至洛杉矶。当时,特斯拉的工程师被深深困扰,到处去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
最后事实证明,即便特斯拉找到了顶级代工商,也得不到代工商最好的团队的支持,即使特斯拉再有雄心魄力,也很难调动起外包服务公司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马斯克和他的团队做了最后的决定,自建工厂。
上述三家造车新势力没有向外界透露他们在代工过程中遇到的尴尬或者说不愉快,但是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多少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畅,只是他们不愿意说罢了。而这种“苦闷”究竟要“深埋”多久?什么时候彻底摆脱代工模式才是最佳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百家争鸣!
易车讯 12月9日,理想汽车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3.4亿元,同比增加20.2%;季度交付量达到26,524辆,同比增长5.6%。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103.1%。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储备达558.3亿元。同时,2022年11月创下单月交付纪录,共交付新车15,034辆,同比增长11.5%。
理想L9、理想L8自交付以来便收获积极的市场反馈。2022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已连续两月交付破万。其中,2022年11月交付量达到15,034台,创下单月最高交付纪录,同比增长11.5%。第四季度业绩展望,理想汽车预计实现交付量45,000辆至48,000辆,同比增长27.8%至36.3%;收入总额预计为165.1亿元至176.1亿元,同比增长55.4%至65.8%。
理想L8于2022年9月30日正式发布。该车作为理想ONE的换代车型,继承了理想ONE的经典中大型六座SUV的空间和布局,围绕家庭用户打造了六座豪华舒适空间,并标配全新四驱增程电动系统、魔毯空气悬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
理想L9,在首个完整月交付10,123辆,是首个单月交付量过万且售价在40万以上的中国品牌车型,并已连续两个月成为中国大型SUV市场的销量冠军。
除研发和产业链的投入,理想汽车不断拓展服务网络建设。截至2022年11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有276家零售中心,覆盖119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17家,覆盖226个城市,进一步推动销售增长的向前发展。
从百亿到千亿,理想汽车全面升级成为矩阵型组织的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理想汽车都将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设立为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通过七年时间,理想汽车成功搭建了完整的产品、研发、供应链、生产、销售、服务和组织协作能力,实现了在产品和商业两方面的初步成功。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在全员公开信中表示:“从今日起,理想汽车正式启动面向千亿规模年收入的全面矩阵型组织升级。在从0-1的发展阶段,速度就是效率,垂直型组织的模式帮助我们实现了百亿收入规模,我们做得非常好;而从1-10的发展阶段,质量成为了效率,我们需要用组织升级实现千亿收入规模的突破,向万亿收入规模发起挑战。接下来,我们要一如既往的以创造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为目标,保持健康的毛利率,以持续投资我们的研发和能力提升,支持理想汽车的持续产品成功。”
对研发的投资包含产品研发、平台研发和系统研发。理想汽车在研的多款智能电动车将陆续推向市场,包括理想L9、L8和L7在内的REV车型产品,以及多款MEV车型产品,覆盖更广泛的家庭用户。
同时,理想汽车始终坚持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在电驱动、智能空间、智能驾驶等多个关键领域达到领先技术水平。
未来,理想汽车将持续深化自研力度,围绕着电驱动和人工智能两个底层技术,打造四大技术平台:增程电动平台、高压纯电平台、智能空间平台和智能驾驶平台。
此外,在顶层技术方面,逐步实现AI操作系统、AI芯片、AI云服务和AI电子电气架构四个系统的深度自研。
对能力的投资包含商业能力、供应能力和组织能力。2021-2022年,理想汽车在研发、供应链、充电网络、销售服务等多项业务模块吸引到了多位具备顶层设计能力的业务架构人才的加入。同时,理想汽车从成立之初就坚持采用自建工厂这条极具挑战的道路,未来还将继续夯实采购供应和生产制造能力。2022年下半年,理想汽车常州智造工厂已完成产能扩建,支持理想L9和L8的生产;而位于北京的绿色智能制造基地,计划于2023年底正式投产,支持纯电车型的生产。此外,理想汽车与新晨动力合资的四川理想新晨科技有限公司,也已于2022年正式投产,全面生产理想汽车自研的增程器。掌控核心部件及整车的生产,并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为理想汽车及时高效交付高品质的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想汽车选择主动拥抱矩阵型组织模式,以提供最卓越的产品与服务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打造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向着成为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目标大步迈进。
理想汽车发布全新人事任命
同期,理想汽车发布人事任命:总工程师马东辉将接替沈亚楠担任理想汽车总裁并进入董事会,整体负责研发与供应群组。
理想汽车总裁 马东辉
高级副总裁谢炎将出任理想汽车CTO,全权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
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楠则退出董事会,加入理想汽车流程变革委员会。沈亚楠所管理的供应团队(包含供应链、制造、质量)将交由总裁马东辉管理,商业团队(包含销售、服务、充电网络)将交给CEO李想直接管理。
以上任命,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据易车App“销量榜”显示的数据,理想L9在增程式纯电动中排名第1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新能源汽车市场百家争鸣,只有技术领先者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2023年5月,中信证券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已显著恢复。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3.6万辆,同比增长112.8%,然而环比下降2.6%。与此同时,欧洲地区的电动车销量在4月份承受压力,同比增长率约为20%,但环比下降。
尽管4月份的销售状况并不理想,但从长期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因此,应依托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中的优质标的机会,特别是比亚迪、宁德时代、LG化学供应链。
比亚迪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车生产商之一,其销售网络遍布全球。2022年4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4.5万辆,同比增长了54.1%。目前,比亚迪已经开始扩大在海外的市场份额。
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商。该公司向全球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供应锂电池,包括特斯拉、戴姆勒和沃尔沃等。2022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17%。
LG化学是全球电池制造业的佼佼者之一。公司在电动车市场中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与多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合作,在提供高质量电池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电池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2.6%。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车企在海外新能源市场的优势还有不足,后期需要发展的方向。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加强自身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发展机遇。
总之,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保持增长势头背景下,投资者可以抓住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中的优质标的机会,特别是比亚迪、宁德时代和LG化学供应链,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则需要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