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评测 车型评测
长安汽车发展_长安汽车发展历程思维导图
2024-10-31 20:51:17 7人已围观
简介1.先进制造业加速进行时 长安汽车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转型2.长安汽车的发展史长安汽车迎来新任董事长。7月8日,长安汽车法人代表发生变更,朱华荣正式成为集团负责人。至此,朱华荣成为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计划的新任掌舵人。本次转型于2017年底开始实行,以2020年和2025年为节点,聚焦于向新能源化
1.先进制造业加速进行时 长安汽车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转型
2.长安汽车的发展史
长安汽车迎来新任董事长。
7月8日,长安汽车法人代表发生变更,朱华荣正式成为集团负责人。至此,朱华荣成为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计划的新任掌舵人。
本次转型于2017年底开始实行,以2020年和2025年为节点,聚焦于向新能源化、智能化以及高端化转型。
从近两年的表现来看,长安汽车第一阶段或难实现。长安汽车原定今年销量目标是400万辆,现下调至191万辆。同时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未如期发布,智能化存在优势暂不显等问题。
这都对长安汽车实现2025年转型计划构成挑战。
“第三次创业”的关键词
2017年,朱华荣提出了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计划,次年4月正式启动。该计划关键词为“新能源化”“品牌向上”和“智能化”。
长安汽车当时宣布了2020年、2025年发展目标:
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市占率12.7%。其中自主品牌246销量万辆,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
2025年,目标销量600万辆,市占率15.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3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16万辆。
围绕“第三次创业”计划,在2017年-2018年期间,长安汽车陆续发布“香格里拉”新能源汽车计划、“四大品牌”发展思路、“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等。“香格里拉”项目在2017年底最先公布。该计划当时由前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带队,朱华荣操刀。
长安汽车提出: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前,累计推出21款纯电动车型和12款插电混动车型;到2025年,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将停售传统燃油汽车。
在智能化方面,2018年8月,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计划,宣布要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计划未来10十年累计投资200亿元。
长安汽车提出:到2020年,打造2000人的开发团队,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和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自动驾驶L3级别量产;到2025年,预计打造5000人的开发团队,实现自动驾驶L4级量产,车载功能100%语音控制。
品牌向上方面,长安汽车今年6月推出了高端产品UNI系列。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表示,UNI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武器。
截至目前,“第三次创业”计划虽已推行两年多,但成效不太理想。
新能源车型销量一般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方面暂无代表产品。
长安汽车有7款新能源车型在售,但多是“油改电”而来,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集中在300-400km之间。而广汽新能源等纯电动车续航超500km,主攻中高端市场。
长安新能源没有产品销量进入前列。据乘联会数据显示,长安新能源旗下车型未能进入销量TOP10。
据长安新能源介绍,旗下逸动EV?460自2018年4月上市到2019年底,累计销量仅2.5万辆。其中1万辆来自T3出行平台订单。
长安新能源向财经网汽车表示,已经在加快新品推进步伐,最新一款产品逸动E-Life也将展开试驾活动。
长安新能源旗下尚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产品均由长安汽车工厂代工。此前承诺要在2020年前打造的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亦未有相关消息。
因自身难以支撑新能源业务发展,长安汽车主导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实行混改。
去年12月初,长安新能源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为南京润科、长新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两江基金。四家股东分别增资10亿元、10亿元、7.4亿元、1亿元。增资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新能源的股权降至48.95%,丧失绝对控制权。
据天眼查显示,四家战略投资者均有政府背景。
其中,南京润科是南京溧水区国资委旗下全资公司,目前投资有长安新能源和南京恒天领锐汽车两家公司。
长新股权基金背后股东之一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11月,目前仅投资长安新能源。
两江基金股东之一亦是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而南方工业基金背后股东之一为中国兵装集团。中国兵装集团为长安汽车实际控股人。
据长安汽车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四家股东增资28.4亿元已到账。
距离长安新能源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已超半年。就混改最新进展情况,财经网汽车采访了长安汽车,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具体细节待时机成熟,会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
尚未建立智能化优势
相比新能源汽车进展缓慢,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已有一定成果。但鉴于自动驾驶研发周期较长,优势尚不够突出。
长安汽车智能化研发重点是自动驾驶技术。
长安汽车现在售的部分产品搭载了驾驶辅助系统,具备自动泊车辅助、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提示以及场景重建等功能,达到L2级别。
据长安汽车介绍,去年7月,L4?级自动驾驶完成开放场景下的示范运营。今年3月,UNI-T完成L3级自动驾驶量产实测。4月,长安汽车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L4级无人驾驶运营平台。
同月,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落地重庆。该项目预计投资380亿元。该项目将导入1000人规模的研发队伍。
长安汽车向财经网表示,待后续法律法规开放后,长安汽车将实现L3级车型量产上市。
针对自动驾驶分级,我国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有部分车企也表示,已实现L2级别。如名爵品牌表示,第三代名爵6达到L2.5级,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
北汽新能源等车企也将2025年视为实现L4级无人驾驶量产的关键节点。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大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起点差不多。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目前在企业车中,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较占优势。特斯拉现自动驾驶级别处于L2级别。
张翔指出,出于成本考量,一般中高端产品对自动驾驶需求较高,而长安汽车现主要偏经济车型。
UNI-T虽然是长安汽车推出的高端产品,但在售价上与经济型产品区隔不大。
高端产品UNI低价入市
UNI-T采取低价入市策略,这或对UNI系列高端品牌的定位有一定影响。
UNI-T于6月21日正式上市,售价为11.39-13.39万。
这与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完全不同。如WEY首款车型VV7上市起售价是16.78万。领克01是15.88万起。
UNI系列也未自建销售渠道,现归于长安乘用车旗下。WEY和领克在集团内部优先级,与其他品牌地位同等甚至更高,并自建销售渠道。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指出,UNI-T的推出,还会形成内耗。
长安CS55、CS75?PLUS两款车的售价区间为8.29-15.49万辆,与UNI-T完全重叠,且都主攻紧凑型SUV市场。
长安CS55系列和CS75系列6月合计销量为2.8万辆,占总比为14.4%。
张翔表示,UNI系列可定位为中端产品。在UNI系列推出前,长安汽车产品主要集中于12万以下中低端市场,UNI-T是其自身品牌向上的表现。
销量回暖但业绩仍亏损
业绩不振亦是影响长安汽车转型的重要因素。长安汽车当前销量虽有回暖,但远低于预期,且主营业务汽车经营亏损超同期。
最新数据显示,长安汽车6月销售新车19.4万辆,同比增长37.6%;上半年累计销量为83.1万辆,同比微增1.2%。
年初,长安汽车曾表示,将力争实现超191万辆的年度目标,其上半年已完成四成,但距离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定下的400万辆目标相差甚远。
长安汽车2016年巅峰时期,销量为305.8万辆,扣非净利润为94.4亿元。
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长安系中国品牌尤其是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目前还难以支撑长安汽车整个集团的发展。
主营业务短时间内大幅度的下滑,使得长安汽车业绩不理想。
7月14日,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预计20亿-30亿元,同比增长189.3%-233.9%。
但财经网汽车发现,长安汽车净利润扭亏为盈,虽然和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有关,但主要是得益于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收入大幅增长。
因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长安PSA?50%股权,以及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长安汽车上半年收益合计约增加52.8亿元?。
另外,长安汽车2020年一季度财报提到,还收到政府补助5.7亿元。
除去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贴,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处于亏损阶段。
转型计划和密集产品投放的实施,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撑。钟师表示如果“没有销量与利润支撑”,或将影响长安汽车转型步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先进制造业加速进行时 长安汽车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转型
眼下,国内车市暗涌流动,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份额已经来到了49.9%,几乎占据市场份额的半数,这其中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又占据了约80%的份额。显然,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曾经合资车“一家独大”的时代正在远去,同时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又占领了市场主要地位。
燃油车占比重?
有这么一个自主品牌的表现显得有些格外抢眼,长安汽车去年以234.61万辆的总销量、1.98%的增幅完美收官2022年度,称其为自主品牌“一哥”毫不为过。
尽管去年在总销量上跑赢对手并拿下第一位,但回顾市场更关注的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和吉利等车企,相比之下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271240辆,同比增长150.06%,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1.56%。这对于长安汽车接下来的发展而言,如何提速并成功转型新能源仍是一个较大的困扰。
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长安汽车却未能延续上一年的销量势头。
2023年1月,长安汽车总销量为171,805辆,同比减少38.03%。随后的2月份,共销售新车191,007辆,同比去年2月增长38.27%。今年2月看似销量有所回暖,但是今年春节假期是在一月份,而去年却是在2月份。
如果将今年前两个月销量放在一起看,那么长安汽车集团的累计销量为362,812辆,同比去年同期实际减少了12.66%,其中自主品牌板块销量为309,424辆,同比减少7.55%。可见,长安汽车开年不利,这背后究竟是市场因素?还是自身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新能源进度慢?
回顾新能源领域,其实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发布新能源战略规划后,长安汽车便响应号召,推出了纯电动及混动车型。
时间来到2009年12月,奔奔MINI EV成为长安汽车国内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随后,长安汽车又陆陆续续推出了E30纯电车、逸动纯电动、欧诺纯电动、长安奔奔MINI等多款车型。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逐步崛起,长安汽车在2017年2月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在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的同时,还向外界宣布未来将新能源汽车1000亿元资金,并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综合数据来看,尽管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不少,并且推出了多个子品牌及车型,但市场反响并不尽人意,这是否意味着其在新能源领域成功经验的缺失呢?
最近,长安汽车智电之夜第二弹开启,同时带来了多款智电iDD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就包括第三代CS75PLUS 智电iDD。作为长安汽车的当家花旦,长安CS75 PLUS在去年为品牌贡献了近20万辆的市场份额。
换一句话说,长安品牌对CS系列有着一定依赖性。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长安CS75销量为21620辆,同比下滑32.7%;长安CS55销量为13020辆,同比下滑达到56.4%;逸动PLUS销量为10519,同比下滑51.93%,这也间接影响到了近期长安自主品牌的整体表现。
发力混动市场?
目前,长安汽车推出了长安欧尚、长安新能源、长安深蓝等新能源品牌。
过去的2月份,长安累计仅卖出19,106辆新能源车,仅排在总榜单的第六位,而主打低端入门市场的Lumin糯玉米,当月销量为9,105辆,贡献了主要销量。
根据此前的规划,到2025年长安品牌新能源销量达105万辆,到2030年则要达到210万辆,占比达到60%。
回顾2022年长安共销售187.46万辆车,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27.12万,占比为14.5%。以目前的趋势看,燃油车在长安汽车的销量板块占比仍然较大。
如今,距离2025年不到三年时间,如要完成105万辆的新能源销量目标,可见难道系数之大。
不仅如此,伴随着近期掀起的“购车狂潮”,以及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市体量,在这一波热度提去之后,如何保持销量的稳步增长也是关键。显然,长安现阶段还无法放弃庞大的燃油车市场。
对于这样的目标,在目前现有燃油车市场庞大的基数下,发展插电混动成为了长安汽车的主要战略,如何更好的从燃油市场过渡至混动市场再到纯电动市场,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电动EV: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针对长安汽车推出的智电iDD技术,这仅仅是迈向混动市场的一块敲门砖。如果抛开技术难点,还有产品体验、价格等一系列的消费痛点,这背后还需要车企在战略、技术、品牌等多维度发力。
伴随着2023年的开局,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留给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探索的机会,以及市场份额正逐渐压缩,面对多重压力长安汽车又能否再掀起波澜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汽车的发展史
草长莺飞的时节,处处生机盎然,当“比特”和“瓦特”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迎来加速进行时。汽车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公认的最能体现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汽车电动电气化转型对先进制造业发展到至关重要作用,成为我国迈上制造强国的“排头兵”。
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正在京召开,4月1日下午,从国家政策层面到行业企业的战略实践,全面阐释和讨论如何更好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做了以“智电新汽车 共创新生态 在新赛道上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为主题的演讲,深入探讨如何加速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共襄中国电动汽车盛会,长安汽车要抓住机遇打造世界级品牌
一百多年以来的汽车工业,主要是基于牛顿力学机械性的原理构建的,但是今天新的生产资源要素的加入和生产力的发展,给汽车工业带来了产业形态的极大改变。王俊对汽车行业洞察与趋势进行判断,首先,智能电动车作为新的先进生产力,将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驱动;第二,发展智能电动车必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研发范式、合作方式、资源体系和商业模式 ;第三,在可见的时间窗口期内是中国品牌改变竞争、重塑格局、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机会。
他表示“在具备市场、技术、产业和品牌优势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轮技术变革及市场突破,将是中国汽车品牌未来十年唯一可见的‘换道超车’机遇。”
以长安汽车为例,一直以来,长安汽车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坚定创新创业计划战略牵引,推动品牌向新向上,聚集长安品牌、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构建差异化品牌价值,打造智能电动新标签;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研发实力持续提升,构建“六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拥有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1.4万余人;深入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新能源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384项,实现三电核心技术新突破;大力实施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智能化技术能力取得突破,累计掌握智能化核心技术200余项。
为加速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王俊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推动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政府支持,行业协同,共同攻关下一代电池、AI芯片、高精度地图、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防止卡脖子,大幅降低成本。二是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产业链。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核心技术全栈可控,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链,降低生产要素成本。
长安汽车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借智能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发展之势,我国正踏上汽车强国之路,汽车产业更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与典型代表。党也给出了最新指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也为长安汽车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代表汽车行业企业参加座谈会并发言。朱华荣董事长向总理汇报了长安汽车深入贯彻落“一定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了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从确保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减轻车企负担,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和国企整体优势,加速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共享和产业孵化;优化国企考核要素,引导企业加大中长期投入等五项政策建议。
朱华荣除了参加总理座谈会外,还参加了4月1日央视财经《对话》节目,就企业如何加快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分享他的思考与观点。围绕国家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朱华荣首先表示:“我感受到强大的信号和决心,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虽然任务艰巨但是使命光荣。”
在交谈过程中,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先进制造业的理解,即“先进制造业是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产业。应该是基于这一轮技术群的一系列突破和基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工业互联网以及其它通信等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最后表现出来的是产品创新力强、品牌力强、企业的盈利好,而且可持续发展。”而关于机械代替人工,朱华荣认为“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的,像人工智能技术,芯片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等这些融入到制造体系里边,对制造体系产生的颠覆性改变的才是先进。”
在谈影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关键因素时,朱华荣反复强调对核心技术的重视,并分享到长安汽车始终坚守“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积累了深厚的研发经验,掌握了400余项核心技术、三电核心专利1000余项。朱华荣强调,在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新创业中,软件是长安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第一,软件定位是长安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把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第二,软件定义汽车是未来的方向,必须要构建强大的科技力量;第三,未来的汽车是“智能汽车机器”,它是中大型移动终端、储能单元,以及大数据的采集载体。
除了聚焦核心技术,他还提到长安汽车始终注重用户需求、坚持用户共创。朱华荣表示,转型的核心在于,一定要守住“以客户为中心”这个是初心,“用户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用户的品牌”。他特别说明,用户的需求会作为研发、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长安汽车已采用用户共创模式,全面应用于产品定义、产品和服务开发、产品造型、配置选择、模型调研、实车调研等过程,长安汽车设计的“高颜值”,就是因为在产品初期定义阶段,就会与用户共创,从平面设计到模型1、模型2,再到产品,整个过程都是用户说了算。长安汽车深度践行“客户为尊、满足用户需求”的理念,也为用户提供“买卖用修服”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并且,长安汽车正在进一步打造“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的商业模式,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在这个平台上,来量身打造自己喜欢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汽车产业正在重构,整车厂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汽车产业链上的供应链体系正在被重塑。关于合作伙伴,朱华荣介绍了一种全新关系——伙伴+,它重塑了传统供应链关系,构建了一种全新生态。“不再是传统的供应商、经销商的关系,而是伙伴+。”现在制造业,尤其是一些战略性的,一定要和供应商把未来的战略规划形成共需共享。他介绍到长安汽车这些年通过不断的调整,以及一系列战略行动的推进,与合作伙伴们在战略物资方面已形成了三年计划、五年战略协同,甚至十年的技术引领。并进一步强化双方的投资,即通过长安参股投资合作伙伴风险较大的领域,并去给予他们一定保障和承诺,共担风险也共享成果。
聚焦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除了核心技术、用户服务、构建新生态,在交流过程中,朱华荣还介绍分享了长安汽车在不断提升工艺制造能力,加强企业组织管理,持续引进、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果。他表示,长安汽车将充分发挥汽车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加大资源投入,在未来五年投入1500亿元、新增超1万人的科技创新团队,全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长安汽车勇担央企责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重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头羊”。近年来,长安汽车全员紧盯高质量发展,锚定打造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以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现代化,为中国汽车强国梦贡献长安力量。长安汽车坚信,在新一轮的技术浪潮和变革中,中国必将诞生世界级汽车品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裴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汽车的前身是上海洋炮局,由洋务运动发起人李鸿章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12月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庙宇中。
1865年,迁到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主要生产各种枪炮。
1929年,改隶兵工署直辖,并更名为金陵兵工厂。
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件爆发,金陵兵工厂被轰炸数次。为准备抗战,兵工厂西迁重庆簸箕石和南岸铜元局,并在1938年3月1日恢复生产,在抗日战争中提供了3000余吨,手榴弹三十万余发和各类约五十万只,是整个抗战期间最大的兵工企业。
1951年,二十一兵工厂改名为长安机器厂。1953年进入汽车行业。1957年重庆兵工厂,开始试制长江牌46型吉普车,并在1958年试制成功,参加了195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1963年底停产,累计生产1390辆,成为北京吉普。
1994年,长安机器厂和江陵厂合并成立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长安今生
上市成立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以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安集团”)作为独立发起人,以其与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生产相关的经营性净资产及其在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折股5.0619亿股投入,并于1996 年1
1997年5月19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长安汽车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2亿股。
关系调整
2005年12月,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的最终控股公司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简称“南方集团”)以其全资子公司长安集团持有的长安汽车普通股850,399,200股(占长安汽车股份总额的52.466%)作为对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汽车”)的部分出资,南方汽车因此成为长安汽车的母公司。
2009年7月1日,长安汽车的母公司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汽车”)更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随后,长安汽车的关联企业的股权关系也进行了调整。
企业合作
2018年9月4日,长安汽车已与日本铃木株式会社和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1元现金收购日方企业持有的长安铃木50%股权,并于2018年底前完成股权交割,长安铃木将由中日合资企业变成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也标志着日本铃木全面退出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