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报价 汽车报价

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_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如何

2024-10-31 20:25:57 10人已围观

简介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_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如何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的问题。1.赛力斯汽车:高品质智慧产品背后的大佬,是如何赋能产品的?2.规划年产能达百万辆,赛力斯的新能源“野心”有多大?3.问界

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_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如何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的问题。

1.赛力斯汽车:高品质智慧产品背后的大佬,是如何赋能产品的?

2.规划年产能达百万辆,赛力斯的新能源“野心”有多大?

3.问界M7惊喜登场,一年造了两款车的小康赛力斯成色几何?

赛力斯汽车:高品质智慧产品背后的大佬,是如何赋能产品的?

       要论2022年一鸣惊人的车市新秀,一定少不了AITO问界系列。作为华为和赛力斯深度合作、联合设计的车型,问界系列自亮相上市之后,便成为市场的焦点:自2022年3月启动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已突破8.5万台,成绩十分亮眼。

       一年内,AITO问界系列车型凭借自身出色表现,先后获得了多家权威机构、媒体,针对智能、驾控、安全等方面颁发的奖项与认证。比如,AITO问界M5获得了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的“五星健康车”认证、问界M7获得了中国汽研驾乘品质之星认证、问界M5纯电获得了充电兼容性五星认证等等。

       市场和媒体的认可,问界的成功是稀缺的必然,离不开赛力斯汽车与华为的共同赋能。赛力斯是怎样的一个汽车企业?让我们来揭秘这个来自重庆的整车制造商:拥有20年造车经验、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坚持严苛标准制造的重庆赛力斯汽车。

以实力赋能,打造高竞争力车型

       赛力斯汽车目前打造的问界产品三款:M5、M7以及M5纯电,都拥有不俗的产品力和质价比,是赛力斯造车水平研发水准的最有力实际体现。

       首款车型——问界M5,定位智能豪华电驱SUV,源自DE-i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性能方面,问界M5拥有4秒级百公里加速,四驱旗舰版最大功率达到365千瓦,满油满电时综合续航可以1100+公里。支撑M5行驶的全铝底盘和高品质独立悬架,采用前双叉臂后梯形多连杆,为整车提供更好的驾驶乐趣。

       问界M7定位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2+2+2的6座大空间,搭配独有的零重力座椅,打造前所未有的豪华舒适驾乘体验。此外,问界M7的内饰还搭载15.6英寸2K HDR中控大屏,超纤麂皮、樱桃木质纹理、晶钻挡把等高端材质与配置,结合三面双层隔音玻璃,打造静谧、尊贵和颇具氛围感的车内质感,为用户提供轻松便捷、体验丰富、智能方便的沉浸式驾乘体验。

       问界M5纯电是品牌首款纯电SUV,采用了独特的都市生态美学设计,外观时尚灵动。问界M5纯电的CLTC续航最高可达620km,零百加速只需4.5秒,搭载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DATS),全方位提高车辆的驾乘舒适性,让车主体验媲美超跑的驾乘乐趣,配合智慧充电方案及超高的充电兼容性,问界M5纯电帮助用户更懂纯电出行,全面告别里程焦虑。

       此外,三车均搭载了华为赋能的HarmonyOS智能座舱,以更轻松的交互操作、更舒适的交互体验、更简便的获取内容资源、更智慧的功能体验、更便捷的跨设备连接和操控能力,全面突破传统车机“应用少、升级慢、体验差”三大痛点。目前,问界全系车型正陆续进行HarmonyOS 3智能座舱的OTA升级,新老用户均可享更加轻松自然、体验丰富的沉浸式驾乘体验,再次将问界系列车型的智能化提升到新高度。

       背靠强大企业实力与过硬技术赋能,问界系列车型不仅发展迅速,更成为友商难以复刻的标杆。

以强大实力为本,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作为一个传统的汽车企业,赛力斯一直拥有高质量的水平,无论是技术还是制造。

       技术方面,赛力斯拥有完整且领先的三电系统核心技术,同时拥有自建的三电生产线,这是其二十多年的整车制造所积累下来的财富。早在2016年,赛力斯便开始布局高端电动车研发,6年累计透出超过100亿元,中美两地都拥有研发中心,技术人员超过3000人,丰富的造车经验、雄厚的资金投入、充实的人员储备让赛力斯从容面对技术变革浪潮的变化,打造与时俱进的好产品。

       整车制造方面,赛力斯坚持工业4.0工业标准体系,在重庆两江新区拥有智能协同系统“数字大脑”的智慧工厂,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全能生产车间,以数字化、网联化为基础,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在2021年被评为重庆“灯塔工厂”。过硬的智能制造能力,是产品品质的坚固基石,也正持续提升赛力斯汽车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

广交天下朋友,全面赋能高价值产品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开始于2021年,开创了联合业务深度跨界融合的先河,我们都知道,华为在多个领域均“遥遥领先”,在问界系列车型上,行业领先的HarmonyOS系统简单易用,流畅丝滑,重新定义了智能车载系统。除此之外,华为与赛力斯在产品开发设计,销售渠道以及品牌营销等全面合作,AITO问界品牌得到了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以及消费者群体。而在未来,基于全新平台设计生产,发挥各自优势的首款旗舰车型将在年内发布,值得消费者期待。

       除了与华为的深度合作,赛力斯在其他领域同样也找到了优秀行业“大佬”开展合作:2021年与宁德时代两次签署战略协议,5年内系列车型将会全面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新车型还将采用宁德时代遥遥领先的麒麟电池;其次,先后与文灿集团就新能源汽车一体化结构件等方面展开合作,与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禾赛开展合作,预计今年内激光雷达将会全面装车,再度开启智能化汽车新时代。

       问界成功的背后,除了华为的深度赋能,同时离不开赛力斯所打下的深厚根基,我们可以看到,深厚的造车经验、与其他领域的深度合作、夯实的工业基础都是赛力斯成功赋能的关键,同时赛力斯也在不断开展新技术研究,提供持续的新产品开发优化以及更贴心的服务,将在未来收获更好的成绩。

       本文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任何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林海读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规划年产能达百万辆,赛力斯的新能源“野心”有多大?

        5月29日,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重庆两江智能工厂如约开启首批车主交付,兑现了4月上市发布会上的交付承诺。现阶段,该车全系共计推出两/四驱版,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21.68和24.68万元。

        这样的速度,在新能源造车企业中是不多见的,像此前沸沸扬扬的阿尔法S华为Hicar版也要到年底才正式上市,对比下来,足可见赛力斯的迫切之情了。

        按此前发布的信息,在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上市后一周时间内,就收获了6000多辆订单,是2020年全年订单的6倍。这样的成绩,让赛力斯信心满满,处处流露出要与蔚来、比亚迪一较高下的意图。

        “在国内的 汽车 制造商中,赛力斯虽然不能算是无名之辈,但是在 汽车 市场中知名度远不如比亚迪等厂商,搭上华为这艘大船,赛力斯能否一飞冲天,其实还有待观察,毕竟现在还在热度期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是否如此,必须要先厘清赛力斯的品牌基础和其与华为的合作模式。

        赛力斯,成立于2018年,是位于重庆的小康公司旗下的新能源品牌。作为赛力斯的母公司,重庆小康旗下产品有东风小康 汽车 、小康 汽车 动力和瑞驰新能源 汽车 等品牌。该公司最初靠摩托减震器发家,后续与另一个厂商合作制造和销售摩托车,之后与东风集团合作创办东风小康品牌,在微型 汽车 市场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不过,小康集团并不满足于微型车市场,而是开始进入智能电动车市场,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产品看起来更有分量,由小康集团董事长的儿子张正萍挂帅,成立金康新能源 汽车 并前往美国硅谷成立了一家名为“SF MOTORS”的 汽车 公司,将自己标榜为“硅谷造车新势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赛力斯。在美国硅谷镀了一层金后,赛力斯就回国发布了第一款混合动力 汽车 ——赛力斯SF5。

        一切仿佛如同许多造车新势力的故事一样。

        只不过,“意外”终归是来了。华为的强势入场,让赛力斯一夜之间从一个无人问津的新能源 汽车 品牌成为了“香饽饽”。4 月中旬的上海车展期间,华为与赛力斯联合发布了SF5,4月中下旬,赛力斯进入华为智选渠道销售后,赛力斯瞬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成为爆款。赛力斯的股价也暴涨超过500%,直接超过了恒大 汽车 等造车企业,市值仅次于小鹏、比亚迪等大型车企。

        此时,赛力斯的“小康”梦又被重新点燃。

        但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在5月24日华为公告宣布不参与造车后,小康股份瞬间下跌6%,人们不禁笑言,“别人的饭果然不好吃。”看样子,赛力斯的前景似乎被蒙上一层阴影。

        毫无疑问,与华为的合作是赛力斯最好的契机,但合作向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与华为这样的强势企业合作,无资历、无资源、无背景的赛力斯已经处于弱势方。

        这不是妄言。据媒体报道,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其实早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也就是小康集团决定转型新能源 汽车 企业的第二年。赛力斯与华为在多个关键部件上都展开了合作,比如电机、MCU、Hicar、智能座舱等,基本上囊括了一部新能源智能 汽车 的主要部分。

        但是,重点是这个但是,在此期间,小康股份多次对外表示,赛力斯SF5的电驱系统、电池PACK、增程器等关键部件均为自行研发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均达到了国内的优秀水平,但是在对车机系统方面的披露却十分少。彼时,业内普遍认为,“赛力斯并非不想宣传车机系统,只不过受限于华为的布局计划,无法提前告知外界。”

        这也足以说明,双方从合作一开始,就不是处于同等地位,华为对于赛力斯的掌控可能要超过普遍的想像。

        “华为其实并不仅仅是想要作为一个车机系统供应商如此简单,而想要在整车设计和开发中得到更大的话语权,不管是选择上汽还是其它 汽车 品牌,都很难做到,但名声不显的赛力斯可以让华为更有发挥空间,这也是华为选择赛力斯的主要原因。”

        没办法,这就是商业 社会 的现实,合作必须建立在双方实力均等的基础上,才能以你我之边促你我所需,从而将双方的优势融合、扩大,以求取得力量最大化。但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显然不在此列。

        因为相比较,赛力斯更需要华为。

        作为一个市场地位、体量都完全无法与华为抗衡的车企,赛力斯面对华为伸出的手只有一个选择,握住、大力握住、用尽全力握住。毕竟如果不握住华为的手,那么亏损关闭相关业务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因为面对其它的车企,小康本身的竞争力十分有限,在没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基本看不到突围的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华为选择塞力斯,是因为从头培养一个新生的企业要比入股一个已经成熟的企业更能够让他们获得超额的利润。就像小米在初期被网友戏称为组装厂,赛力斯接下来所要面临的命运实际上也差不多,只不过这次是 汽车 而非手机。

        当然,对于赛力斯来说,如果能够以此为契机,像小米一样积累并发展自己的技术,那么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未来。只不过,现在看来小米的未来也许并不是赛力斯的未来,不管是赛力斯自己的4S店,亦或是华为的体验店,宣传的重点都是华为智选,主打华为的车机系统、核心部件。

        当一个主机厂,只能为供应商打广告的时候,其发展前景可想而知,届时,赛力斯还是不是现在的赛力斯,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采写 | 汽车 有智慧 水淼)

问界M7惊喜登场,一年造了两款车的小康赛力斯成色几何?

       作为?新能源技术自持者?,自2016年开始,赛力斯就进入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中,成立5年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与人力,其核心研发成员来自世界顶级汽车公司,引领着新能源整车及各系统专项产品的研发工作,

        一年造两车,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 汽车 携手华为,共同写就新能源造车热潮中鲜亮的一笔。

        7月4日,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 汽车 与华为联合设计的AITO问界第二款产品——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问界M7正式发布。亮点满满的强大性能和配置,以及超高的性价比,让众多车友直呼:“很可以!”

        而这只是小康股份转型新能源 汽车 战略的初步成效,作为拥有近二十年整车制造,完整的核心工程能力车企,小康股份正拿出“第三次创业”的决心在新能源 汽车 战场深耕。

        问界M7惊喜登场

        作为赛力斯 汽车 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又一成果,问界M7基于纯电驱智能增程平台(DE-i)打造,拥有6座大空间、AITO零重力座椅和全新升级的HarmonyOS智能座舱,将满足家庭和商务用户对于高品质出行的追求。

        发布会现场,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与余承东同台揭晓了问界M7的售价与预订权益,新车零售价为31.98万元-37.98万元。相对于问界M7的强大性能和配置,零售价一出,即有大量用户表示:“很良心!价格很可以!”

        一直宣称“三年之内不造车”的华为,这几年与 汽车 厂商的合作却十分密切,技术与服务遍及除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而与其他合作伙伴不同的是,赛力斯 汽车 与华为的合作更为密切和深入。

        从最终的成果来看,除开“天花板级别”的鸿蒙智能座舱,问界M7的不同点在于,在拥有大型SUV的尺寸和空间的同时,实现了中型SUV的操控感,并且相比同等的SUV,即使当油车不充电,耗油量也能省一半以上。

        与华为双向赋能成果显著

        2021年12月,赛力斯 汽车 与华为联合设计的高端智慧 汽车 品牌AITO,推出首款高端新能源SUV问界M5。合作一年多以来,双方在技术力、产品力和网络渠道力方面强强联合,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官宣”短短3个多月后,问界M5就开始正式交付,3月份挺进了高端新能源SUV销量榜前五名,同时在4月、5月继续发力,一直维持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今年5月,小康股份新能源销量首次超越燃油车,同比增长244%。问界M5更是创造了87天交付过万的最快记录。

        7月1日,赛力斯 汽车 公布了2022年6月份的销量数据,截至6月30日,小康新能源 汽车 全年累计产销47714辆和45622辆,同比增幅达到255.12%和204.51%。种种数据都表明,小康股份致力于新能源战略转型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发布会上表示:“赛力斯与华为携手,体现了跨界的力量。我们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肩并肩进行联合设计和制造,联合销售和服务,比如华为在智能 科技 方面非常领先,赛力斯有二十年的造车经验和整车实力。”毫无疑问,问界优秀的市场表现,正是小康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具备战略的一致性、高效的配合性的绝佳体现。

        对于与小康赛力斯的战略合作,余承东也表示华为和赛力斯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了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成功样板,AITO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 汽车 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赛力斯与华为双方跨界合作以来,小康股份在二级市场上也备受瞩目,股价接连涨停,2年翻了近13倍,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

        此次发布会上,张兴海还透露,“赛力斯与华为的跨界合作才刚刚起步,我们双方的合作会更加深入,更加长期和可持续,接下来,双方将做三件事:一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二是为 社会 和市场打造一个万物互联的 汽车 生态,三是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电动化的,不一样的出行体验。”

        转型新能源,以创业心态造车

        随着全球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 汽车 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 汽车 已经成为全球 汽车 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为拥有近二十年整车制造,完整的核心工程能力车企,转型新能源 汽车 也是小康股份的必经之路。2016年,小康股份开始布局新能源 汽车 领域,专注于高端车的研发,特别是在增程和纯电双技术路线的研发,以及整车技术与智能制造能力。

        然而,对于一家传统车企来说,转型新能源这块新大陆着实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在原来的整车研发、制造基础上,把智能化发挥出来?张兴海曾经思考良久,他表示:“从用户的使用场景来思考,未来全场景生态是必经的过程。而要打造全场景的生态体验,车企单打独斗很难完成,或者说传统企业想完成会更具难度。所以一定要进行跨界合作,充分发挥各个行业尤其是智能化领域的优势。这样双方联合,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建立 汽车 生态体系和生态品牌,才能走得更快更远。否则,只能逐渐被边缘化。”

        而回到第一性原理,车辆本身的属性是要给人开的,并且新能源车要做到比传统车更好开、要更安全、性能更好,才算是真正地转型成功。

        这背后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尤其是在核心技术方面,小康股份毫不吝惜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过去6年,小康股份对新能源智能 汽车 的核心技术投入不断增加,累计研发费用支出近100亿元。其中,2021年年度研发支出达19.5亿元,占营收超过11.66%。

        目前,小康股份在中、美两地建立了超过30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专利技术近3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57项。特别是在更具中国国情的智能增程领域,赛力斯自主研发了纯电驱智能增程平台(DE-i),引领增程技术快速发展。

        对于问界采用增程式的技术路线,常有声音说这个路线是过渡性路线,张兴海与余承东均表示“增程车不够先进的说法是伪命题。”因为增程解决的是充电难、里程焦虑等问题,是当下及未来解决充电焦虑的最优方案,这是燃油驱动和插电式混合无法比拟的。

        除了技术研发投入,在整车制造方面,小康股份按照工业4.0标准规划建设了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同时,小康股份在电动车项目方面的投入也远未停止。今年1月推出定增计划拟募资不超过71.3亿元,用于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等项目。

        如今的小康已经成为新能源 汽车 行业内屈指可数的既懂“三电”、又会造车的实力派。

        从1986年以一根弹簧起家,到2003年,小康与东风集团合作,进军整车制造领域,再到转型新能源 汽车 领域,小康股份的每一次转型都如初次创业一般决心坚定。在这场新能源 汽车 革命的浪潮中,“第三次创业”的小康股份能否从传统 汽车 生产商,成功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智能 汽车 品牌企业,答案或许已经不言自明。

        本文源自金融界

       好了,关于“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赛力斯汽车发展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