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动态 汽车动态

西雅特20v20_西雅特20v20价格

2024-10-31 20:35:35 16人已围观

简介西雅特20v20_西雅特20v20价格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西雅特20v20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20v202.能提供一些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吗3.对大众来说,掌握了动力电池才是真正拿捏了新能源汽车4.这德

西雅特20v20_西雅特20v20价格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西雅特20v20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20v20

2.能提供一些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吗

3.对大众来说,掌握了动力电池才是真正拿捏了新能源汽车

4.这德系中型SUV只卖10.68~13.68万元,还带10寸大屏及全景,值吗?

5.斯柯达全系调价+战略调整,重新开始的契机还是壮士断腕的悲凉?

??????20v20

       美国

       新车销量114.4万辆,同比增长1.0%

       据MarkLines统计,1月美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0%达1,144,279辆。

       分车种销量来看,轻卡销量同比增长8.1%达843,296辆,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4.8%至300,983辆。

       美国汽车电商TrueCar预测称,2020年美国汽车销量将下降0.8%,至1690万辆。

       TrueCar首席行业分析师埃里克-莱曼(Eric?Lyman)表示:“虽然汽车销量可能自2014年以来首次跌破1700万大关,但1690万辆的销量数字仍是健康的。”

       即使新车销售预计在2020年略有疲软,但由于买家继续转向SUV和卡车,新车平均交易价格预计将同比增长2.5%至36348美元,收入可能会更高。

       TrueCar预测,今年汽车制造商的激励性支出将增长3.3%,达到每单位3863美元。

       加拿大

       新车销量11.0万辆,同比增长0.8%

       调查公司desrosiers发布的1月加拿大新车销量(速报值)同比增长0.8%达109,616辆。

       其中,乘用车下降17.2%至22,433辆,轻卡增长6.7%达87,183辆。1月轻卡销量占比达79.5%,需求持续从乘用车转向轻卡。

       据Marklines统计的分整车厂/品牌来看1月销量,第1名福特同比增长0.1%达16,167辆,市场占有率为14.7%。第2名通用增长7.6%达15,384辆,市场占有率为14.0%。第3名FCA增长2.3%达14,523辆,市场占有率为13.2%。第4名丰田(除雷克萨斯)下降5.8%,第5名本田(除讴歌)下降9.9%,第6名现代(除Genesis)增长12.6%,第7名日产(除英菲尼迪)下降7.9%。

       Scotiabank预测加拿大2020年全年的销量将达到191.5万辆,基本同2019年销量持平。

       墨西哥

       新车销量10.5万辆,同比下降6.0%

       墨西哥汽车工业协会(AMIA)/INEGI发布的2020年1月新车销量(包含进口车),同比下降6.0%至104,832辆。

       分整车厂/品牌的1月销量方面,第一名日产同比下降10.0%至20,980辆,第二名通用同比下降10.2%至16,358辆,第三名大众集团同比增长2.4%达15,283辆,第四名丰田同比下降9.3%至8,126辆,第五名起亚同比下降3.2%至7,754辆,第六名本田同比下降4.4%至6,5辆。

       此外,马自达下降6.6%至4,784辆,FCA下降11.1%至4,689辆,福特下降16.7%至4,172辆。

       亚洲

       中国

       新车销量192.7万辆,同比下降18.7%

       中汽协公布1月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根据统计,2020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6.7万辆和19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5.4%和18.7%。1月份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使得有效工作日较少,新冠肺炎疫情对1月份的数据影响有限。

       具体来看,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3.6万辆和16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8.1%和20.6%。

       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3.1万辆和32.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5%和7.5%。

       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4%和51.7%。

       日本

       新车销量36.0万辆,同比下降11.7%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日本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1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1.7%至360,103辆。

       其中注册车下降11.1%至221,4辆,微型车下降12.8%至138,639辆。

       印度

       新车销量33.8万辆,同比下降8.1%

       据报道,2020年1月印度国内新车销量同比下降8.1%至338,003辆。其中乘用车(PVs)销量下降6.2%至262,714辆,商用车(CVs)销量下降14.0%至75,289辆。

       1月销量分整车厂来看,玛鲁蒂铃木增长0.1%达142,250辆,塔塔下降17.6%至45,242辆,现代汽车下降8.3%至42,002辆,马辛德拉下降7.3%至41,632辆,丰田下降48.3%至5,804辆,本田下降71.0%至5,299辆等。

       韩国

       新车销量10.0万辆,同比下降15.2%

       5大韩国整车厂发布的1月韩国国内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5.2%至99,602辆。

       分企业来看,现代同比下降21.3%至47,591辆位居首位,第2名起亚同比下降2.5%至37,050辆,第3名双龙同比下降36.8%至5,557辆,第4名韩国通用同比增长0.9%达5,101辆,第5名雷诺三星同比下降16.8%至4,303辆。

       含出口在内的1月海外销量方面,现代同比增长0.6%,起亚同比增长3.6%,韩国通用同比下降54.3%,雷诺三星同比下降77.3%,双龙同比下降20.4%,总计下降3.7%至453,956辆。

       1月分车型销量方面,现代豪华三厢车Grandeur销售9,350辆位居首位,起亚中型三厢车K5销售8,048辆位居第二,现代轻型卡车Porter销售7,480辆位居第三。

       欧洲

       德国

       新车销量24.6万辆,同比下降7.3%

       德国交通部(KBA)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德国汽车总注册量为246,300辆,同比下降7.3%。

       1月各品牌乘用车注册量方面,得益于Model?3车型需求上涨,特斯拉1月的注册量同比上涨168%,至367辆。该公司还计划于2021年7月在德国柏林附近开设一座新工厂。其他销量显著提升的品牌包括雷克萨斯涨幅110%、DS涨幅65%、捷豹涨幅63%以及保时捷涨幅53%。

       德国主流高端品牌的销量略有提升,其中宝马注册量涨幅达6.5%,梅赛德斯奔驰涨幅为2.9%,奥迪涨幅为1.2%。德国销量最高的品牌大众,其销量却降低了4.1%。此外,欧宝的注册量下降24%,福特下降了18%。

       销量大幅降低的品牌包括Smart降幅97%、铃木降幅56%、斯巴鲁降幅54%,以及达契亚降幅42%。

       1月分燃料销量方面,汽油车的销量下降了17%,市场占有率为51.5%。柴油车销量下降12%,市场占有率为32.6%。

       分购买人群来看,1月德国商用车队的注册量下降了5.1%,市场占有率为68.4%,另外销售给个人的车辆注册量下降12%,市场占有率为31.6%。

       德国1月电动汽车总销量提升61%,获得了3%的市场占有率。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提升103%,市场占有率为12.5%;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大涨307%,市场占有率达3.5%。

       进口商协会VDIK预计,今年德国汽车市场的总销量将下降7%,至335万辆。

       意大利

       新车销量15.6万辆,同比下降5.9%

       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ANFIA)发布1月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5.9%至155,528辆。

       1月意大利国内整车厂乘用车合计销量同比增长0.3%达40,432辆,外国整车厂下降7.9%至115,096辆。

       分品牌来看,菲亚特品牌同比增长5.6%达25,842辆,大众同比增长0.6%达15,003辆,标致同比下降13.3%至9,858辆,雪铁龙同比增长2.6%达9,420辆,福特同比下降18.4%至9,106辆,欧宝同比下降18.5%至7,869辆等。

       1月新车销量分车型来看,第1名菲亚特Panda销售14,417辆,第2名蓝旗亚Ypsilon销售6,251辆,第3名大众Polo销售3,585辆,第4名菲亚特500X销售3,575辆,第5名雷诺Clio销售3,511辆等。

       此外,据外国车经销商协会(UNRAE)统计,1月乘用车销量分燃料来看,汽油车同比下降3.0%至72,2辆,柴油车同比下降23.4%至52,344辆,混合动力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及REx车同比增长82.0%达15,3辆,纯电动车(EV)同比增长586.6%达1,943辆等。

       从购买人群来看,个人零售量同比下降13.9%至91,962辆,车队销量同比增长18.4%达39,884辆,商务销量同比下降4.3%至24,455辆。

       英国

       新车销量14.9万辆,同比下降7.3%

       英国汽车工业协会(SMMT)发布1月乘用车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7.3%至149,279辆。

       1月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来看,福特同比下降1.5%至16,377辆,大众同比下降0.2%至13,197辆,梅赛德斯奔驰同比下降9.1%至11,130辆,宝马同比增长5.5%达10,078辆,奥迪增长13.1%达9,760辆等。

       分车型来看,第1名福特Fiesta销售6,087,第2名福特Focus销售5,287辆,第3名日产Qashqai销售4,608辆,第4名沃克斯豪尔Corsa销售4,373辆,第5名大众Golf销售4,027辆等。

       分燃料来看,汽油车下降9.5%至91,836辆,柴油车下降36.0%至29,605辆,替代燃料车(AFV)增长109.2%达27,838辆。

       分购买人群来看,零售量同比下降13.9%至61,717辆,车队销量同比下降2.2%至84,618辆,商务销量增长4.2%达2,944辆。

       此外,1月厢型车(3.5t以下)的注册量同比增长5.9%达23,557辆,卡车(3.5-6t)同比增长39.1%达498辆,出租车同比增长54.6%达150辆。

       SMMT首席执行官Mike?Hawes称:“由于英国汽车销售市场是英国整体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因此持续的负增长令人担忧。消费者对市场尚未恢复信心,政府决定禁售内燃机车只会招致进一步的混乱。雄心壮志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的问题,全面禁止对短期恢复消费者信心并没有帮助。为了取得成功,政府必须通过大规模且合理的融资以进行过渡,如实施财政性奖励金、政策、投资来促进需求。为了保护环境需要一个强大的市场。”

       法国

       新车销量13.4万辆,同比下降13.4%

       法国汽车工业协会(CCFA)发布1月乘用车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3.4%至134,230辆。

       1月乘用车销量分整车厂来看,法国国内整车厂合计销量同比下降10.5%至81,365辆。其中PSA集团下降5.9%至51,617辆,雷诺集团下降17.4%至29,748辆。

       法国整车厂以外的合计销量同比下降17.6%至52,865辆。大众集团下降16.7%至14,799辆,丰田集团增长15.2%达10,239辆,现代集团下降8.7%至5,613辆,宝马集团下降17.3%至4,710辆,福特集团下降33.1%至3,918辆等。

       此外,1月轻型商用车(LCV)销量下降9.3%至32,371台。另外,重型商用车(5t及以上)下降12.0%至3,986辆。乘用车与LCV合计的1月轻型车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2.7%至166,601辆。

       俄罗斯

       新车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8%

       欧洲商业协会(AEB)发布1月俄罗斯国内新车销量(包含轻型商用车)同比增长1.8%达102,102辆。

       1月销量分集团来看,伏尔加(AvtoVAZ)和雷诺日产三菱集团增长3.9%达39,261辆(其中伏尔加增长6.7%达22,984辆,雷诺增长6.3%达8,293辆,日产下降1.3%至4,938辆,达特桑增长29.4%达1,403辆,英菲尼迪下降61.6%至104辆,三菱汽车下降26.9%至1,539辆)。其次是起亚下降4.7%至14,955辆。接着是大众集团方面,大众增长1.1%,奥迪下降2.3%,斯柯达增长7.4%,厢型车增长11.3%,集团合计增长3.8%达13,477辆,现代集团(含Genesis)增长4.4%达11,505辆,丰田(含雷克萨斯)同比增长18.4%达7,516辆等。

       各品牌市场占有率方面,首位伏尔加的Lada占21.3%,其次起亚占14.6%,现代占11.2%,雷诺占8.1%,丰田占6.3%,大众占6.1%等。

       分车型方面,Lada?Granta以8,470辆位居首位,第二名Lada紧凑型三厢车Vesta销售7,506辆,第三名起亚紧凑车Rio销售6,258辆。

       AEB的汽车制造商委员会(AMC)会长Joerg?Schreiber称,俄罗斯1月汽车销量好于预期。由于1月是往年销量最少的月份,必须关注销量增长的2月与3月的走势。

       西班牙

       新车销量8.6万辆,同比下降7.6%

       西班牙汽车工业协会(ANFAC)发布1月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7.6%至86,443辆。

       1月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来看,西雅特下降9.9%至8,187辆,标致下降8.8%至6,874辆,大众下降7.0%至6,706辆,丰田增长5.8%达6,426辆,雷诺下降7.8%至5,044辆等。

       分车型来看,首位达契亚Sandero销售2,519辆,第2名西雅特Leon销售2,230辆,第3名日产Qashqai销售2,135辆,第4名西雅特Ateca销售2,075辆,第5名标致208销售1,993辆等。

       购买人群方面,1月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4.2%至40,551辆,商务销量增长4.5%达32,785辆,租赁车销量下降12.2%至13,107辆。

       此外,燃料占比方面,汽油车占53.9%,柴油车占27.7%,其他(EV、PHV、HV、FCV、CNG等)占18.4%。

       南美洲

       巴西

       新车销量19.3万辆,同比下降3.2%

       巴西全国汽车工业协会(ANFAVEA)发布1月新车注册量(包含卡车和客车)同比下降3.2%至193,459辆。

       新车销量中,国产车同比下降2.7%至171,155辆,进口车下降6.8%至22,304辆。

       分车种来看,乘用车同比下降5.6%至154,581辆,轻型商用车(LCV)同比增长9.8%达30,100辆,卡车同比增长4.3%达7,286辆,客车同比下降6.6%至1,492辆。

       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来看,通用销售32,408辆,大众销售24,639辆,FCA销售22,465辆等。LCV方面,FCA销售12,115辆,大众销售4,608辆,丰田销售3,311辆等。

       巴西全国汽车经销商联盟(FENABRAVE)发布的1月乘用车销量分车型来看,第1名通用Onix销售17,463辆,第2名通用Onix?Plus销售8,722辆,第3名福特KA销售7,334辆。LCV方面,第1名菲亚特Strada销售5,419辆,第2名菲亚特Toro销售5,300辆,第3名丰田Hilux销售3,311辆等。

       另外,ANFAVEA发布的乘用车和LCV销量分燃料来看,灵活燃料车销量同比下降5.2%至158,721辆,柴油车同比增长12.1%达19,763辆,汽油车同比下降20.6%至4,629辆,混合动力车(HV)及纯电动车(EV)同比增长323.8%达1,568辆。

       据ANFAVEA透露,假日较多以及销售系统的变更影响了1月的销量。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新车销量7.2万辆,同比下降12.5%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协会(FCAI)发布1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2.5%至71,731辆。

       1月销量分车种来看,乘用车下降26.9%至20,494辆,SUV下降1.5%至35,393辆,轻型商用车下降11.2%至14,035辆,重型商用车下降17.6%至1,809辆。

       分整车厂/品牌来看,丰田同比下降7.2%至14,809辆,马自达同比下降29.5%至6,695辆,现代同比下降12.3%至5,443辆,三菱同比下降23.4%至5,108辆,起亚同比增长1.2%达4,705辆,福特同比下降5.7%至4,169辆等。

       分车型来看,第1名丰田Hilux销售2,968辆,第2名福特Ranger销售2,624辆,第3名丰田Corolla销售2,370辆,第4名丰田RAV4销售2,290辆,第5名三菱Triton销售2,075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能提供一些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吗

       由于肺炎疫情的影响范围持续扩大,欧洲也成为了重灾区,日内瓦车展被迫取消。那些本将出现在车展上的新车是不是就将被错失?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面世或者延迟到来。但我们理解你们迫切的心情,下面就将极大可能会被引入中国的那些“期待车型“详细的介绍给大家,他们中有20万元的小钢炮,也有600多匹马力的狠角色。

       又见高尔夫GTI,245匹马力可还行

       第八代高尔夫在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销售了,内饰的变化会让这一代车型拥有极强的竞争力,更别说使用了可变截面涡轮技术的全新发动机(海外版7.5代就已经尝鲜,只能表达羡慕)。第八代车型将会在今年国产上市,而它的高性能版—GTI也将会随之到来。

       相比于曾经的所有代的GTI,第八代车型与普通版之间的区别是最大的,因为采用了贯穿式的前日行灯,这将为GTI带来很独特的视觉效果。换代车型本就进行了加宽,再配合上贯穿式灯带,低矮效果更加明显,夜间效果尤其出色。

       另外,发动机的动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可能将会达到245匹马力,扭矩也会有明显增加,再配合上更轻的车身以及更出色的底盘调校,相比于现款车型的操控性会有明显的提升。当然,性能更强的高尔夫R车型也将在不久之后推出,动力将会超过300匹马力。

       西雅特LEON出自MQB平台,高性能版入华?

       西雅特并不是一个热门的品牌,在国内更是如此,但是在上一代车型中却将它的高性能版—Cupra短时间的引入国内,并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换壳GTI,但是设计比GTI更有辨识度。

       老款LEON最大的特点就是圆润的外观,换代之后进行了完全的颠覆,变得棱角分明。不仅如此,前脸也有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曾经前脸饱受争议,改款之后的前脸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尾灯则使用了这个级别当中少有的贯穿式风格,从官图来看与整台车的风格是搭配的。

       内饰继承了很多高尔夫的设计元素,特别是换挡机构的设计,一直认为这是MQB平台采用全新设计之后最为亮眼的一点。未来MQB平台的换代产品都将陆续更换为这样的内饰,相比于同级别豪华品牌也毫不弱,以后估计很少有人再说大众中低端车内饰难看了。

       只不过,普通版LEON被引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认可度太低,很少有消费者会买单。但是高性能版很可能被引入,因为在这类玩家中Cupra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对抗福特嘉年华?现代i20好看即可

       如果要说出个人最喜欢的小型车,会毫不犹豫的给出福特嘉年华、马自达2这两个选项,因为颜值即正义。但是现在会增加两款车型——全新Yaris、现代i20。Yaris已经有详细的解读了,这里就大致介绍i20这款车。

       i20的前脸遵照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六边形的中网再结合线条犀利的日行灯,前脸看上去极具攻击性,就像是高性能车。与索纳塔不同,i20将走线“飘渺”的灯带放在了车尾,这样要和谐许多。i20更让人意外的是使用了贯穿式尾灯,要知道这仅仅是一台小型车,当然这一切带来的视觉效果是好的。

       内饰目前还没有公布官图,但是根据设计图纸来看,它也会类似于全新高尔夫,采用极为简单的设计风格,搭载全液晶仪表盘和一块面积不小的中控屏幕,这也是小型车上不多见的。除此之外,中控台的按键很少,让整个车内显得宽阔而空敞。

       现款i20搭载了1.0T、1.2/1.4L三款发动机,换代之后应该也将延续这样的配备。该车很有可能推出一款高性能版车型,搭载一台200马力的1.6T发动机,这是完全向着嘉年华看齐啊。只不过高性能版即使有,引入国内的概率也几乎没有。

       GLE?63?Coupe暴躁的不用考虑价格

       一直认为AMG在暴躁程度上是最为贴近美式高性能车的存在,同样喜欢堆砌排量和马力,V8车型更是如此。曾经亲自体验过上一代GLE?63s的动力,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台超过两吨重的SUV所能达到的速度,5.5?V8发动机实在太过瘾。

       奔驰即将推出换代之后GLE的高性能版本,参照GLC的AMG版本来看,换代之后Coupe才会有63s,而普通版只会有63。这与上一代的设定是相反的,但是这样更合理不是吗,因为轿跑版车型更应该拥有高性能。

       换代之后,新车拥有了更出色的变速箱、动力更强响应更快的发动机,还有刚性更高重量更轻的车身以及一套更聪明的扭矩矢量控制四驱系统,这些都会让这台车比上一代更快,更硬核。目前官方给出的破百加速时间为:高性能版3.8秒、普通版4.0秒。但是参照GLC?AMG来看,实际数据可能会更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普通版和63之间还有一个53版本,并且已经在国外上市,而这个版本很有可能在未来进入国内。而且千万别将其和上一代GLE?43相比,因为它的各个方面更接近于AMG。

       Vantage敞篷版,阿斯顿·马丁越来越“懒“

       Vantage在换代之后,几乎使用了奔驰的大部分硬件,从平台到发动机都是如此,只是为了更加从容而使用了AT变速箱,所以你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一台舒适豪华版的AMG?GT。

       所以这一切造就了Vantage的动态表现并不是那么的优秀,因为纽北圈速仅为7分43秒,对于一台超过500马力的小巧的跑车来说,是不太合格的。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它是一台阿斯顿·马丁,一个以GT闻名的品牌,所以它更加注重行驶的舒适性而不是绝对的速度,充沛的动力更多是为了展示底气,而不是在赛道上发泄。

       即将发布的敞篷版更是如此,因为加入了敞篷收纳电机,重量只会更重,所以这是一台更为慵懒的Vantage。但是这都不重要,这台车只需要你舒舒服服的驾驶就好。

       但是千万不要认为阿斯顿·马丁就不适合跑赛道,这就大错特错了。上古时期的车型先不说,就拿近几年的Vulcan来说,这就是一台在赛道上敢于叫板各种HyperCar的车型,虽然它并不是量产车,但是充分展现了马丁的赛道底蕴。而阿斯顿·马丁还将发布一台更为强大的车型——Valkyrie,这是一台搭载万转、V12、1000匹发动机的量产车型。可怕的是它还有一台电机加持,重量仅有1吨出头,还有着下压力极高的空气动力学套件,简直就是能上路的F1或者是勒芒原型车。

       以上所介绍的几款车都是有着很大概率会引入国内的车型,结合上一篇文章加起来有10款,涉及了亲民到奢侈各个价位。未来,其中一些重点新车,还将为大家做单车的详细解读甚至是试驾报告,还望多多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大众来说,掌握了动力电池才是真正拿捏了新能源汽车

       1.通用

       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年工业总产值达1000多亿美圆。其标志GM取自其英文名称(General Motro Corporation)的前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它是由威廉杜兰特于1908年9月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立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现总部仍设在底特律。

       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最大五百家企业中居首位,在世界最大工业企业中位居第二。它在美国及世界各地雇员达80万人,分布在世界上40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家族每年的汽车总产量达900万辆。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典型地表现了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中享有盛誉。

       通用汽车公司与菲亚特、铃木、五十铃、富士重工汽车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2.福特

       福特汽车公司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于1903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二十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亨利·福特先生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尽力了解人们内心的需求,用最好的材料,由最好的员工,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

       今天的福特汽车已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它的总部位于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业务遍及六大洲200多个区域市场, 更有325,000名员工、110个工厂遍布全球。作为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今天的福特汽车依然坚守着亨利·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八大汽车品牌,包括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和Volvo。此外,福特汽车公司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信贷企业——福特信贷(Ford Motor Credit)、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以及著名汽车服务品牌 QualityCare。这些驰名世界的品牌对于福特、对于全球的消费者来说都蕴含着非凡的价值。

       3.戴姆勒-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公司,创立于1925年创始人名叫沃尔特·克莱斯勒。该公司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是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

       1924年沃尔特·克莱斯勒离开通用汽车公司进入威廉斯·欧夫兰公司,开始生产克莱斯勒牌汽车。1925年他买下破产的马克斯维尔公司组建自己的公司。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财力,他先后买下道奇、布立格和普利茅斯公司,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随着经营的扩大,克莱斯勒开始向海外扩张,先后在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巴西建厂和收买当地汽车公司股权,购买了意大利的马沙拉蒂公司和兰伯基尼公司,从而使公司成为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在30年代它的黄金时期,曾一度超过福特公司。本世纪70年代,公司因管理不善濒于倒闭,著名企业家李·雅柯卡接管该公司。雅柯卡上任后大胆启用新人,裁减员工,争取政府资助,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上,并在产品广告上出奇制胜。在80年代初,克莱斯勒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继续排在世界前5名汽车大公司 行列。

       进入90年代,因日本汽车公司的进攻,克莱斯勒再次陷入困境,它在汽车公司排名中一降再降,甚至降到日产美国分公司(美国市场)之下。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有道奇、顺风、克莱斯勒轿车部以及道奇载 重车、零部件部等。现行汽车新产品则有“行可达”轻型货车、“太阳舞”轿车以及“幽灵”和“道奇600”、“顺风快帆船”等汽车产品。

       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将展出在中国首次亮相的奔驰新款C级车,此车为全面革新的新车型,于今年5月刚在欧洲上市。同时精心挑选S、E、M级各款奔驰车型与中国的观众见面。除此之外,还将展出共轨型CDI发动机。

       4.丰田

       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在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现在已发展成为以汽车生产为主;业务涉及机械、电子、金融等行业的庞大工业集团。

       丰田公司早期以制造纺织机械为主,创始人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纺织机械制作所设立汽车部,从而开始了丰田汽车公司制造汽车的历史。1935年,丰田AI型汽车试制成功,第二年即正式成立汽车工业公司。但在整个数30年代和4 0年代该公司发展缓慢,只是到了二战之后,丰田汽车公司才加快了发展步伐。它们通过引进欧美技术,在美国的汽车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大大提高了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汽车在本世纪60年代末即大量涌入北美市场。1972年,该公司累计生产汽车1000万辆。

       70年代是丰田汽车公司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从1972年到期1976年仅四年时间,该公司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年产汽车达到200多万辆。进入8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产销量仍然直线上升,到90年代初,它年产汽车已经超过了400万辆接近500万辆,击败福特汽车公司,汽车产量名列世界第二。 丰田汽车公司60、70年代是日本国内自我成长期,80年代之后,开始了它全面走向世界的国际战略。它先后在,美国、英国以及东南亚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将汽车研究发展中心合建在当地,实施当地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的国际化战略。

       丰田汽车公司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且十分注重研究顾客对汽车的需求。因而在它的发展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创出不同的名牌产品,而且以快速的产品换型击败美欧竞争对手。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列克萨斯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丰田汽车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现任社长丰田章一郎。年产汽车近500万辆,出口比例接近50%。

       丰田汽车公司与韩国的现代汽车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5.大众

       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创建于1938年德国的沃尔斯堡,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大众汽车公司经营汽车产品占主要地位,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汽车活动的跨车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顾名思义是为大众生产的汽车。1934年1月17日,波尔舍向德国政府提出一份为大众设计生产汽车的建议书。随之,建议被批准,后来由波尔舍组建了一个由34万人入股的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年产量为100万辆。

       在沃尔斯堡的“大众汽车城”里,第一批“甲壳虫”问世,但仅仅生产了630辆就因二次世界大战而停产。二战后,大众公司划归西德政府,汽车生产又逐步恢复。由于“甲壳虫”车价格低廉,这种汽车很快风靡德国和欧洲,1955年“ 甲壳虫”出口到100多个国家,1981年“甲壳虫”停产时,已经累计生产2000万辆,打破福特T型车的世界纪录。随着“甲壳虫”的畅销,大众汽车公司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世界汽车生产集团,它在西班牙、墨西哥等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生产厂和销售公司。

       继“甲壳虫”后,大众公司在1980年实现四轮连续驱动水客车大批量生产,推出80年代世界最畅销的高尔夫汽车,从而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商。

       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在沃尔斯堡,现有雇员26.5万人。在全世界有13家生产性子公司,海外有7个销售公司,23个其他公司。国内子公司主要是大众和奥迪公司,国外有西班牙、墨西哥、斯柯达、桑塔纳、帕萨特、柯拉多、奥迪、奥迪科贝等。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300万辆在右。

       6.本田

       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达11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本田公司的经营方法十分灵活。在美国设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本田的雅阁和思域汽车历年来被用户评为质量最佳和最受欢迎的汽车。在欧洲,本田也在英国建立了分公司。本田公司汽车产量已高达约300万辆。

       该公司素有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排头兵之称。在技术开发和研究上,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舍得花大本钱,因而科技成果颇丰。本田的电子导航仪是世界上最先应用在汽车上的导行装置。它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地图以及行车路线,还可确定汽车的位置。四轮防侧滑电子控制器、自动控制车身高度电子装置和复合涡流调整燃烧发动机都是世界上汽车高技术的领先成果。同时本田汽车也是日本第一个达到美国标准的汽车公司。

       本田公司的摩托车产品种类繁多,运动车、赛车和普通车在世界摩托车市场占有绝对优势,总产量达1000万辆左右。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本田公司车队也是赛场上实力强劲的运动队。无论在汽车赛场还是摩托车赛场,本田车队每年都要拿几个世界冠军。本田公司主要汽车产品有雅阁、思域、时韵、City以及本田NSX、S2000等。摩托车产品则有拥有从50cc到1800cc等各排量,各级别的产品。同时动力机械产品则包括发电机、通用发动机、耕耘机、舷外机、草坪机、除雪机等等各领域的产品。

       7.日产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第一家开始制造小型Datsun轿车和汽车零件的制造商。几十年来,日产汽车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

       自从1972年第一辆公爵王出现在北京街头以来,日产汽车公司和与其产品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一部分。日产汽车公司通过在郑州设立合资公司生产皮卡车,又与风神汽车合作,完成了风神蓝鸟II型的市场导入。除了在中国制造生产的事业以外,日产汽车公司还从日本进口风度、阳光等普及型汽车到中国。1998年,在进口车中首获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合格证的“风度2000CC”,博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日产汽车公司承诺设计和制造满足客户需要的汽车,积极致力于解决在汽车社会中从交通安全到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目前,装配有日产汽车公司自行开发的车线自动保持辅助系统的汽车,混合燃料型汽车和电动汽车均已投入市场,燃料电池汽车也正在进行道路实验。日产汽车公司通过全球运作,在全世界17个国家有21个制造中心,年产总量约240万辆汽车,在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

       1999年3月,日产汽车公司和与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签订了一个全面的联盟协定,旨在加强日产汽车公司的财政地位,同时获得双赢的发展。在对全球业务战略具有关键意义的各种运作中,双方之间的这种联盟允许最佳的和互补的产量,包括销售、产品和生产活动。日产汽车公司和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一直作为全球伙伴密切合作,同时保持各自的身份和公司战略。这种联盟旨在加强品牌知名度,使这些品有明显的能力和特点,而且能够在21世纪的全球市场上有效地参加竞争。

       8.标致--雪铁龙

       标致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创立于1890年,创始人是阿尔芒·标致。1 976年标致公司吞并了法国历史悠久的雪铁龙公司,从而成为世界上一家以生产汽车为主,兼营机械加工、运输、金融和服务业的跨国工业集团。标致汽车公司的总部在法国巴黎,汽车厂多在弗南修·昆蒂省,雇员总数为 l l万人左右,年产汽车220万辆。

       标致公司创始之初以生产自行车和三轮车为主,1891年开始涉足汽车领域并取得成功。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公司的产量与日俱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量已超过法国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达到一万两千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尔芒·标致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使标致公司在战争中发展起来,1939年年产汽车即达4.8万辆。标致公司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是二战后的50、60年代,汽车产量在20年间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

       1976年,标致公司以自己的经济实力收购了经营不善的雪铁龙公司60%的股份,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实力。汽车总产量超过雷诺汽车公司而居法国第一。标致公司拥有92家国内公司和84家海外公司,海外公司以商业公司为主,工业公司不多,其中最大的海外工业公司有英国塔尔伯特和西班牙塔尔伯特汽车公司。

       本世纪80年代,标致公司和中国合作在广州建立合资企业,将标致504、505型汽车输入到中国。标致汽车产品从微型到豪华型都有,最受欢迎的是中型汽车。标致汽车的特点是寿命长质量好,它的205及309型汽车在历年的汽车拉力赛中独占整头。

       9.菲亚特

       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菲亚特汽车公司始建于1899年7月意大利都灵市,创始人是乔瓦尼·阿涅利。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微型车的汽车生产厂家。这家公司的全称是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菲亚特(FIAT)是该公司缩写的译音,FIAT也是该公司产品的商标。菲亚特集团总部设在意大利都灵市,现任董事长是创始人的长孙,和他同名,也叫乔瓦尼·阿涅利。汽车部雇员27万右,在100多个国家有子公司和销售机构。其轿车部门主要有菲亚特、法拉利、阿尔法和兰西亚等公司。工程车辆公司有伊维柯公司。菲亚特汽车集团是意大利最大的综合工商金融企业集团,它是所有汽车公司中涉足其他领域最多的汽车集团。在意大利它几乎垄断了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飞机制造、生物工程和土木工程、能源工程等许多技术生产领域,并在全世界开办了许多分支机构。

       10.宝马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80 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宝马公司的全称是"Bayerische Motor en Werhe AG",BMW就是这三个单词的首位字母缩写。

       宝马作为国际汽车市场上的重要成员相当活跃,其业务遍及全世界120个国家。1997年生产各种车辆120万辆。宝马汽车主要有3、5、7、8系列汽车及双座蓬顶跑车等。目前,宝马正处于事业兴盛时期:欧宝和福特汽车公司购买它的6缸柴油发动机;劳斯莱斯集团不仅采用它的12缸发动机及电子设备,还与其共同研究生产新的航空发动机;1994 年宝马集团收购了英国陆虎汽车公司(RoverGroup);1998年,宝马集团又购得了劳斯莱斯汽车品牌;宝马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州的新厂也落成投产,这是在美国的第一家外国高档汽车生产厂。

       宝马公司历来以重视技术革新而闻名,不断为高性能高档汽车设定新标准。同时,宝马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宝马在“主动安全性能”和“被动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及其FIRST(整体式道路安全系统)为公司赢得了声誉。

       宝马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发展。1994年4月,宝马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

这德系中型SUV只卖10.68~13.68万元,还带10寸大屏及全景,值吗?

       5月28日,国轩高科宣告第一大股东易主。

       据悉,大众中国预计将花费87亿元人民币获得国轩高科26.47%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大众将因此成为首家直接投资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外资汽车公司,如果顺利获得监管部门批准,该投资交易有望在2020年底完成。

       大众入股国轩高科虽在行业内掀起一股巨浪,但大家其实也并不意外,毕竟两者眉来眼去也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在2019年4月,国轩高科透露,正在与“一线国际品牌”洽谈。彼时,市场上已经有声音表示国轩高科将接受大众的投资。

       接着在2019年8月,有爆料称大众为了保持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正在考虑投资国内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就是潜在的投资对象之一,只是后来便没了下文。

       时间来到2020年1月,有报道称大众计划通过折扣私募股份配售方式,收购国轩高科20%的股份,价值约5.6亿美元。当时,国轩高科的回应便是正在进行战略合作探讨,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再之后则是4月20日,“大众52亿入股国轩高科!未来将控股”的消息不胫而走,席卷网络。据消息源披露:大众汽车将通过定向增发不超过30%的股份及协议转让部分股权的方式,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并将在未来三年内进一步成为其控股股东。

       当然,不久后国轩高科便发布公告回应大众将收购其30%股份的传言,公司董事会未接到过、亦未曾审议过与上述媒体报道内容相关的议案,同时亦未收到过大众汽车关于其董事会批准与上述媒体报道内容相关事项的通知。

       国轩高科表示与大众汽车就未来可能开展的技术、产品、资本等方面的战略合作进行探讨,双方尚未就具体合作方式、内容、价格等具体方面形成一致意见,亦未就相关合作事项签署或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有约束力的协议、承诺或其他安排。

       国轩高科的回复看似“辟谣”,实际上却并未将话说死。紧接着便来到5月19日晚,国轩高科发布了其实控人李缜正在筹划股权转让事宜的公告,让人又一次联想到大众入股。

       还是那句话,谣言通常是先行的真相。于是,我们便在5月28日等到了“大众入股国轩高科”的尘埃落定。

       同样的,还是那个问题:大众为何会选择国轩高科?正在新能源领域经历大象转身的大众,不可能永远将动力电池这条命脉交到别人手里,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可以后顾无忧。

       一方面,大众需要一个助力,而国轩高科刚好有这份实力。

       大众对新能源不可谓不重视,其新能源规划不可谓不大。去年年底,大众定下了2029年之前销售20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宏大计划,仅在中国,就打算在2023年之前售出100万辆纯电动汽车。

       大众坐拥MEB平台,预计在2022年底,大众、奥迪、斯柯达和西雅特等品牌将发布27款基于此平台的车型。同时,大众手里还有着ID.系列,这一独立的序列正式拉开了大众汽车品牌全新一代创新型电动车的序幕。

       平台与车型已经解决,但动力电池却面临着大问题。按照其规划,到2025年在华电动汽车销量要达到150万辆,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会达到75GWh,仅仅依靠宁德时代或者是LG仍可能遇到产能问题,这个缺口需要怎么办呢?国轩高科来了。

       从动力电池市场来看,到2019年,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已经达到市场份额的近70%,而国轩高科则位列第三,装机量约为3.2GWh,国内市占率为5.2%。

       这边的宁德时代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并不会止步于与大众的合作,另一边的比亚迪则与大众存在直接竞争关系,难以成为大众押宝的第一选择。

       而国轩高科呢,作为中国三大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国轩高科拥有技术、产能、全产业链和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优势;另外,大众曾明确表示会在中国市场导入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而国轩高科的优势更是多年积累的磷酸铁锂技术,两者合作可谓恰如其分。

       不要忘记,国轩高科的主要客户便是江淮、奇瑞、北汽,而江淮与大众的合资关系,其实又是一种保证。

       另一方面,在中国拥有自己的电池工厂,是大众汽车电池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大家都知道,动力电池是制约电动车产能的重要因素,大众集团对其的念头从未放弃。

       大众做过自产电池的尝试,只不过从2017年到2019年,这一电池厂仅仅完成了试生产线启动,该电池工厂将于2020年开始建厂,最快在2024年投产,初始年产能也仅有16GWh,仅能满足大约4万辆电动车的电池需求,这还远远不够。

       如今,甚至说直到2024年,大众目前包括ID.3在内的新能源车型的动力电池组还需要供应商提供,或者,这个时间要更长。

       而对于大众来说,大众集团此前投资了4家动力电池公司,但与国轩其实并不存在同业竞争。这四家公司包括研发固态电池的QuantumScape、QSV以及Northvolt?AB、Northvllt?Zwei,它们将满足大众对前瞻性电池技术和欧洲市场车用动力电池的需求。

       国轩高科是大众的一张十分重要的牌,它不仅仅是大众的供应商,入股国轩高科的大众,相当于在中国也拥有了自己的电池工厂,借此大众或许可以快速实现产能爬坡,进一步缩短时间,这对于大众实现自己的新能源布局是十分有利的。

       除了入股国轩高科外,紧接着大众便又宣布投资9.86亿欧元,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购入江淮汽车集团50%的股份,并增持合资车企江淮大众股份至75%,将大众新能源汽车总部和基地落户合肥。

       一系列动作之下,这边大众可以借助江淮汽车铺开商用车布局,另一边可以更为快速的推动大众新能源进程,而入股国轩高科则可以补全在电池产业链上的短板,一时没有后顾之忧。

       有人说,往外扔钱却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大众,买了个寂寞。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如此一番之后,大众不仅在中国形成了乘用车、商用车和电动车的全面布局,更是在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链条上掌握了话语权。

       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众在新能源时代的大象转身是稳中有序的,属于大众的崭新的新能源时代正在悄悄开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斯柯达全系调价+战略调整,重新开始的契机还是壮士断腕的悲凉?

       《我有车》原创新车报道:2020年3月20日,全新捷达VS7正式上市,4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10.68~13.68万元,另外在今年5月31日前购车并注册为捷达会员,更可享受10.48~13.38万元的超值会员抢先指导价。新车全系搭载了EA211系列1.4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50马力(110kW),最大扭矩250牛-米,入门级车型匹配了5MT手动变速箱,其余三款则为爱信6AT变速箱。

       今年2月26日,捷达VS7在上市前曾开启过“尝鲜价”模式,该模式主要为了满足新车的大批粉丝订单用户在疫情期的用车需求,价格区间为10.68~13.68万元,今天公布的则是最终指导价。全新捷达VS7凭借着德国制造体系和高性价比策略,再辅以一汽-大众的金字招牌,无疑具备了相当的爆款潜质,同时也将重塑国内合资中型SUV市场的竞争格局。

       ▲?捷达VS7凭什么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随着近年来的国内汽车市场百花齐放,SUV品类销量在2019年已达935.3万辆,占比乘用车总销量43.6%。其中,中型SUV的规模同期占比13.6%至127万辆左右,这也意味着中型SUV仍然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细分市场之一。

       然而当下国内中型SUV市场里产品众多,但能符合品牌、质量、性价比、高颜值等产品力标签的车型其实并不多见,多数仍在执着于赢下“参数”战役,例如轴距多少,发动机马力多大、各种连体大屏,甚至还有KTV这样的噱头,却并不能弥补核心品质和实用价值上的缺失。

       对于那些注重家庭或追求消费升级的用户而言,往往更乐于接受品牌实力、品质背书及性价比所带来的高产品价值,这便是全新捷达VS7的成长机会。

       之所以会说全新捷达VS7能够重塑中型SUV市场格局,一方面相比市场上的主流合资中型SUV,新车几乎能以半价让消费者体验到中型SUV的尺寸和配置,而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个价格区间的产品有了新的价值标杆。此外对于捷达而言,中型SUV还是建立起品牌高度的关键一环。相比紧凑型SUV定位的捷达VS5,全新捷达VS7则更能展现品牌实力,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的购车选择。

       作为大众汽车在华下探的触角,捷达品牌也促进了一汽-大众的品牌发展。回顾2019年,捷达品牌在仅有VA3和VS5两款车型,且完整销售月不足4个月的情况下,累计销量超过了4.3万辆,尤其12月份的销售数据,环比增长18.3%至1.43万辆,表现相当强势。捷达品牌2020年的销量目标是20万辆,全新捷达VS7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产品,凭借稳定可靠的品质及亲民售价,相信会是不少消费者的购车首选目标。

       此外,全新捷达VS7/VS5也可视为大众旗下西雅特品牌的国产“换标”操作,与同样出自大众MQB平台的紧凑型SUV西雅特Ateca以及中型SUV的Tarraco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雅特Ateca轴距2638mm,与捷达VS5的2630mm几乎相当。而西雅特Tarraco为5/7座布局,因此轴距为2790mm,5座布局的捷达VS7轴距2730mm,但面对家用已然足够。不过新车与Tarraco外观非常相似,例如门板冲压凹陷造型、C柱造型、腰线等几乎完全一致,只是轴距不同。

       ▲?VS7是怎样的一款捷达SUV?

       外观方面,全新捷达VS7沿用了大众家族的X设计语言,由于车身尺寸比VS5有明显提升,因此视觉观感更显沉稳大气。鳞片点阵式进气格栅有别于传统的大众车型,更全系标配了灯腔内部带透镜的远近光一体式LED大灯,下包围两侧的LED日间行车灯对于车辆颜值有提升作用,不过转向灯仍为卤素光源。

       全新捷达VS7整车三围4624x1841x14mm,轴距2730mm。在这般尺寸基础上,新车还配备了后排空调出风口和USB接口,后排腿部空间超过2拳,不过后排中央地台略高。全新捷达VS7的后备箱基础容积548升,放进4个登机箱和一些杂物没有问题,后排座椅支持按4/6比例放倒,放倒后可以获得1910mm的最大纵深空间。

       内饰方面,虽然新车中控台面是塑料材质,但压花烫印纹理还是提升了一些档次感。中低配车型配备了8英寸中控屏,高配车型则为10英寸,支持导航、原厂互联、车联网、在线听歌及智能语音等功能。此外,无线充电、全景天窗等配置均为全系标配,满足日常舒适性没有问题。

       此外,全新捷达VS7的顶配车型还配备了ACC?3.0自适应巡航系统,带跟车距离可调、跟停、起步功能,当车速超过30km/h即可开启,可以降低长途行车的疲劳感。另外还提供了疲劳监测、主动刹车、360°全景影像等驾驶辅助系统等,这些配置对于一台15万元以内的德系合资中型SUV来说,性价比相当惊人。

       当全新捷达VS7在造车技术、工艺、平台等都严格按照大众体系执行后,动力总成亦实现了共享。新车全系搭载了EA211系列1.4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50马力(110kW),最大扭矩250牛-米,匹配了5MT手动和爱信6AT手自一体变速箱,底盘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结构,动力底盘的选材对于一款城市型SUV来说已然足够。

       ▲?同级别细分市场没有对手!

       随着全新VS7的加入,捷达品牌将正式踏入10~15万元主流SUV市场,这个体量巨大的细分市场也是自主品牌重兵把守的核心地带,不过新车凭借坚实的产品力、亲民的售价,以及合资品牌的标签,对自主品牌SUV的冲击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自主品牌高阶车型,它们以往还可以凭借高性价比坚守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品牌力则无法与合资身份的捷达匹敌。

       而全新捷达VS7同样也会对合资SUV细分市场造成影响。对于那些想要购置合资SUV的用户而言,一般15万元以下预算的用户多数会考虑本田缤智/XR-V,或丰田C-HR等小型SUV,不过车身尺寸和内部空间是劣势。而全新捷达VS7的中型SUV尺寸,再加上合资光环加身,更符合国人的购车诉求。

       作为后来者,全新捷达VS7的大空间、高性价比、大众子品牌身份,再加上市场中唯一一款10万元起步的德系中型SUV,这些鲜明的产品亮点都意味着新车注定爆款,可以说自带“大众光环”的全新捷达VS7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市场潜力巨大。

       《我有车》总结:全新捷达VS7以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力直接切入合资中型SUV市场,再加上成熟的制造体系和大众金字招牌,极有可能爆款。正如捷达品牌表达的“承非凡、启新境”,新车将开启捷达品牌的发展新纪元。《我有车》还有更多原创新车/降价行情报道哟,快来获取第一手买车、用车资讯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期,斯柯达宣布了全系产品降价等一系列针对国内市场的新举措。而在早些时候结束的媒体沟通会中,大众方面也表示已经与合作伙伴上汽集团结束了谈判,进一步确认了商讨帮助斯柯达走出困境的相关事宜。

       说到斯柯达,其实大家还是非常熟的,旗下有的车型真的挺经典。空间、动力还有性价比也都比较出色,但就是这么一个品牌,这几年来的销量实在算是低迷,产品竞争力似乎也不像之前那么强大。而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一季度斯柯达销量也不太好的。但是到了4月份以来,到店的客流量恢复到了往日的同期水平,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未来斯柯达在国内卖什么?

       未来斯柯达将发布30款新车,并将集中销售SUV车型,目标要在2030年达到销售200万台。此外,为了迎合电气化时代,斯柯达也承诺了:到2030年要至少推出10款电动车或者是混合动力车型。看来以后我们要去斯柯达的店内,估计展厅里摆的多数都是SUV和新能源车型了。

       现在买斯柯达是不是特别便宜了?

       确实,一开始咱们就说了,斯柯达现在推出了全系价格调整的方案,用降价来换取更多的市场。其中,柯米克家族建议零售价调整至8.99万元起,与之前10.59万元的起售价相比,下调幅度为1.6万元;同时,新明锐与之前相比,起售价下调1万元至9.99万元;柯迪亚克畅销车型TSI330优享豪华版建议零售价调整至20万元以内。而除了全系车型售价下调外,斯柯达还推出全系零利率金融政策,以及更大力度的二手车置换支持方案。6月30日前,消费者购车还可享受包含1年到3年“零利率”,最高8000元置换补贴等优惠政策。

       斯柯达现在有新能源车型么?

       斯柯达的新能源车不是很多,在国外市场目前只有一个叫Citigo-eiV的车型。这是一款微型代步车,斯柯达官方觉得这款微型电动代步车需求量会很大,而在英国市场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国内外市场完全不同,不知道Citigo-e?iV推向国内之后会不会一样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从目前看一切未知。

       好了,作为斯柯达车主的我有些话说

       刚才也提到了,进入4月份,斯柯达经销商店已经恢复到了往日的同期水平,说实话看到这说法之后,真的心头一酸,前几天我回到4S店正好做了保养,发现到展厅看车的人是有,但真的不多。你要说其他品牌的客流量,从疫情前到疫情期间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正常。但作为斯柯达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来看的话,4月份这样的一种客流量,就已经回复到了往日水平,可见之前客流量着实也不算大。

       多说两句。其实斯柯达对于很多的国内消费者来说,还是很有故事的。在最早上海大众还没有更名上汽大众的时候,斯柯达绝对算是大众品牌在国内的“试验田”:最早的MQB平台的明锐,最早几批次的TSI+DSG,都率先用到了斯柯达车型身上。

       可能大众在当时就知道斯柯达在国内市场不太会有巨大的销量,但它完全可以依托很好的架构、很好的技术,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品牌。而在前期买斯柯达的消费者也确实会自诩“自己比较懂车”:用了相较于大众品牌的车型更少的价格,买了比当时大众车型可能更加具有科技感的配置或者更好的动力的储备。所以,实在不简单——斯柯达的Slogan,在当时的上海大众斯柯达身上是彰显的非常完整。

       好了,斯柯达说了:将来主推SUV,而会放弃两厢车、旅行车、三厢车。你能说速派不好吗?你能说明锐旅行版不是开拓国内旅行车市场的鼻祖之一吗?凭着科迪亚克、凭着柯米克,再加上两款车型的GT车型,这样的斯柯达就能撑起在国内的一片天空吗?

       总觉得斯柯达这么做,有一点壮士断腕的悲壮,但反过来又想想,如果斯柯达再把自己的产品线拉得很长的话,它实际的研发费用、生产成本以及所有的一些固定支出都要比光卖SUV以及将来新能源车型要多得多。

       是的,刚才也提到了,斯柯达国外销售着一款叫Citigo-eiV的车型,如果按照现在国内类比的话,大家为什么不看看江淮大众,虽然思皓的E20X基于西亚特打造的,但是西雅特之于斯柯达、斯柯达之于大众、大众之于西雅特,谁又不是谁的亲戚呢?

       不管是本次的全系价格调整还是将来品牌在国内的发展布局:碍于品牌,碍于车型、碍于售价,碍于市场给予这个品牌的定位,斯柯达到底有多少的市场存量和空间?

       翻开斯柯达在国外的产品序列,我们看见更多的RS,combi等等非常漂亮、非常实用的车型。我相信这些才是现在消费者愿意看到的——斯柯达不是没有好的车型,但是好的车型怎么拿到国内来卖,就是大问题。希望斯柯达能够清楚自己在国内的定位。退一万步说,将来这个品牌只推出SUV和新能源车的话,是不是有点埋没125年的光辉历史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关于“西雅特20v20”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西雅特20v20”,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