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动态 汽车动态

吉利汽车价格策略_吉利汽车价格策略分析

2024-10-31 20:36:28 12人已围观

简介吉利汽车价格策略_吉利汽车价格策略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吉利汽车价格策略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2.汽车百科(品牌篇)|领克3.求解答1.吉利汽车在抢占市场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

吉利汽车价格策略_吉利汽车价格策略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吉利汽车价格策略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2.汽车百科(品牌篇)|领克

3.求解答1.吉利汽车在抢占市场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

4.一大波优惠之后,自主与合资的地位翻转了 | 汽车产经

??????????????

       逸动PLUS来了,7.29万起!价格略微膨胀

       从2019年开始,长安汽车就进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产品策略当中,几乎所有的车型更新之后都会推出plus版本,当然这样做确实有效果,长安CS75plus大获成功,直接将CS75系列车型推向了销量排行榜的第2名,已经非常接近哈弗h6的防线。如今长安汽车还在继续打造各种各样的plus版本新车,其中长安逸动plus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近日这款车终于迎来了正式上市阶段。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长安逸动plus和老款的长安逸动轿车差别并不大,名字当中的后缀plus并不代表尺寸加长,因为这款车的尺寸改变基本可以忽略。该车型上市之后起步价定位在7.29万,顶配车型的价位则达到10.39万,入门价位相对老款的长安逸动车型略有膨胀,但是顶配价位保持不变,总体而言长安逸动plus的价位依然相当亲民,比同级别的合资品牌轿车低了一个档次。

       从外观设计方面看,长安逸动plus新车显然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尤其是运动版车型搭配了黑色大嘴中网之后,运动风格相当明显。车头部分造型和长安CS75plus保持一致,远看有点像雷克萨斯风格,两侧搭配LED矩阵光源相当犀利。车身侧面可以看到一些轿跑溜背元素,不过这并不是一款掀背车,新车尾部增加了类似贯穿式尾灯一样的装饰,不过中间部位无法点亮。

       其实国产轿车赖以生存的卖点就是内饰配置,打开车门之后确实可以发现长安汽车的诚意,这款全新的移动plus车型采用了当前相当流行的贯穿式全液晶仪表,而且两块大屏幕中间带有一定的夹角,这样的设计带来相当不错的科技感,完全可以和奔驰a级轿车的内饰正面抗衡。除此之外车辆的座椅采用了皮革打孔处理工艺,豪华质感显然超越了同级合资品牌。

       那么这款车型的配置是否能够调到朗逸轩逸?从动力搭配来看,入门车型搭载一套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极限输出只有128马力,这样的动力只能算够用的水准。但是中高配版本已经用上了全新的长安第3代蓝鲸系列发动机,1.4t排量就可以爆发出158马力,这样的动力数据已经可以和朗逸轩逸正面抗衡。除此之外这款车型全系都带有胎压报警以及倒车影像功能,高配版本车型还配备了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带有初级的辅助驾驶功能。

       总结来看长安逸动plus这款车型配置确实相当高,顶配车型的价位完全可以和那些合资品牌低配版本车型保持差不多的价位,所以这款新车依然是值得推荐的,尤其是在国产轿车产品并不丰富的情况下,该车型显然能够和吉利帝豪GL之类的车型并驾齐驱,成为走量的产品。

       问题来了,如果你有十来万的购车资金,会选国产轿车还是合资轿车?欢迎在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关注孔明有惊喜,小编在手随便你!部分来源于网络,严禁转载抄袭,欢迎点赞分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百科(品牌篇)|领克

这个品牌和吉利属于同一家公司。

       根据查询中华网汽车频道显示,领克是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品牌。领克在品牌运营、产品开发、市场策略等方面虽然有独特的定位和风格,但本质上仍然是吉利汽车集团的一部分。领克品牌的诞生,是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共同合作的成果。领克集合了欧洲的技术与设计理念,实行全球制造和销售策略,显示出吉利汽车集团对于国际化、高端化的追求和布局。

       领克和吉利不仅是一个公司,更是吉利汽车集团内部实现品牌多元化、产品差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求解答1.吉利汽车在抢占市场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

       每天认识一个汽车品牌——领克

       基本信息

       品牌名称:领克;英文名:LYNK&CO;国别:中国;总部:中国一浙江一杭州;品牌类型:华系;创建时间:2016年;创始人:李书福;所属集团:吉利控股集团。

       品牌简介

       领克是吉利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集团于2016年合资成立的新时代高端汽车品牌,总部位于杭州湾新区。领克品牌理念为“生而全球,开放互联”;旗下车型由沃尔沃汽车主导,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联合开发,集高颜值、高价值、高科技、高性能、高安全于一体,以全球制造、全球销售的领先布局,从产品技术、制造工艺和配置标准上,全面对标豪华品牌。

       车标

       车标设计,领克汽车采用双车标设计,位于车头机盖位置的车标为一块正方形渐变色徽章,内部图案为抽象化的两只正在紧紧握住的手,象征着吉利和沃尔沃的深度合作,互惠共赢。

       车标含义领克汽车车尾、轮毅中心、以及车内均采用领克的英文名字Lynk&Co,其中Lynk代表连接,以先进的智能互联技术,实现人、车、科技、互联。CO是一系列词语的组合:Connected,Collaboration等,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开放与协作精神,以及无限可能,具有划时代意义。

       车系信息

       领克品牌旗下车型均采用数字化命名方式,目前已发展到领克01、领克02、领克03、领克05、领克06、领克09;涵盖紧凑型轿车、小型、紧凑型、中大型SUV,其中还不乏小众的两厢轿车领克O2 Hatchback,以及轿跑型SUV领克05,已形成相当丰富的产品序列,动力上包含常规燃油和插电混动系统。

       1.代表车系:领克01

       指导价:17.98-20.68万

       外观设计方面,新款领克0拥有曙光一线贯穿式尾灯、流水式转向灯、北极之光简约日行灯等全新细节设计。配置方面,新车采用领克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支持底盘域、智驾域、座舱域、车身域OTA升级,车机系统搭载高通骁龙SA8155芯片,响应速度更快,操作更加流畅。

       新车增加多项主动安全配置,全面提升整车的主被动安全防护能力。动力系统方面,新款领克0燃油版标配Dive-E2.0TDT5发动机和8挡自动变速箱动力总成,功率187干瓦,扭矩350牛·米,四驱版型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6.8秒。

       2.代表车系:领克09

       指导价:26.59-32.09万

       作为领克品牌旗下的全新旗舰SUV车型,领克09售价区间达到了26.59-37.09万元;车型基于SPA架构打造,整体风格与品牌旗下的其它车型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显得更加大气;内饰用料考究,让车辆的档次感得到显著提升。

       安全配置方面,领克09也向沃尔沃看齐,从中配车型开始配备L2级驾驶辅助功能,顶配车型增加了低速拥堵领航功能,可实现L3级自动驾驶辅助。动力方面,全系标配Drive-E2.OT发动机,MHEV车型搭载Dive-E2.0TDT5+8AT动力总成。

       PHEV车型搭载Dive-E2.0TDT8+8AT动力总成,采用博格华纳瀚德第六代智能四驱系统。丰田汉兰达、大众途昂、别克昂科旗、理想OE等车型都能够与领克09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3.代表车系:领克03

       指导价:13.78-25.68万

       领克之所以能在短短5年当中,迅速爬出品牌初创时期的泥塘,除了优秀的产品基因以外,和它一直坚守“以质换量”,而不是“以价换量”的策略不无关系。领克03+Cyan定制版是基于领克03+打造的Cyan车队定制版。他的外观部分其实和现有许多豪华品牌的性能车型类似,设计的主要元素不变,但加装了更为激进的运动套件。

       内饰上,大量的碳纤维材质、**的缝线、一体式的座椅都没啥好挑剔的,在这个基础上其实整台车的内饰主调依然是服务于驾驶员。动力部分。领克03+Cyan定制版搭载的是一台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65马力(195千瓦)/5500pm,最大扭矩为380牛?/2000-4000rpm。

       4.代表车系:领克02 Hatchback

       指导价:15.08-17.68万

       外观造型方面,领克02 Hatchback整体延续了领克家族标志性的设计,他对于车身的高度进行了降低,使得整体呈现出低趴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体看起来更为运动。车尾部分的造型与前脸相呼应,视觉效果很紧凑,并且由于整个车身进行降低,视觉的重心也被降低,也更有两厢小钢炮的味道。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配备了7项ADAS安全驾驶辅助,包含AEB主动刹车、ACCOA带排队功能的自适应巡航等。动力方面,搭载了T52.0TD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87kW,峰值扭矩350N·m。

       5.代表车系:领克05

       指导价:17.58-26.18万

       外观方面,领克05+前脸部分采用了全新设计的熏黑式前进气格栅,搭配上下方保险杆的大面积进气格栅,让整车在视觉上显得更加激进。车尾方面,领克05+配备了碳纤维尾翼,不仅可以给整车带来更好的下压力,在视觉上也更具有冲击力。

       内饰方面也将沿袭现款05的设计理念,加入很多运动化的元素以凸显其车型属性,中控台实用超大尺寸屏幕,细节方面则加入alcantara材质包裹提升质感。动力部分,领克05+将搭载一台2.0T发动机,并且动力参数已经升级到了195kW,与之匹配的是为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领克在售车型

       1.领克02 Hatchback,15.08-17.68万。

       2.领克03,13.78-25.68万。

       3.领克01,17.98-20.68万。

       4.领克01PHEV,19.98-22.78万。

       5.领克02,13.98-16.58万。

       6.领克05,17.58-26.18万。

       7.领克05PHEV,23.17万。

       8.领克06,11.86-13.98万。

       9.领克06PHEV,15.78-17.28万。

       10.领克09,26.59-32.09万。

       11.领克O9PHEV,31.99-37.49万。

一大波优惠之后,自主与合资的地位翻转了 | 汽车产经

       柯迪亚克更好。

       一、尺寸对比

       由于柯迪亚克属于中型SUV,而CR-V属于紧凑型SUV,所以柯迪亚克的尺寸明显更大一些,车长、车宽等参数均有优势,轴距更是比CR-V多出131mm。

       二、内饰对比

       柯迪亚克扁平化的对称布局实用性强且耐看,各功能分区划分清晰,一切都在最顺手的位置,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上手难度。

       而柯迪亚克搭载的全液晶仪表盘,其出色的显示清晰度、信息丰富度和可玩性都给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CR-V的内饰设计更强调曲线,居家氛围浓郁,但是科技感略显不足。

       三、动力对比

       柯迪亚克搭载了大众看家的2.0T+7挡DSG“黄金组合”,它的发动机动力充沛,表现优异,并且多年来并未出现明显质量问题,7挡双离合变速箱响应速度快,参考中国实际路况进行优化后稳定性也有了保障。

       而CR-V采用1.5T+CVT的组合,其发动机在功率上有一定优势,不过扭矩和加速表现均不及柯迪亚克。悬挂方面,两车均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组合。

       四、配置空间对比

       柯迪亚克的配置丰富度远超CR-V,其独有的前泊车雷达、自动泊车入位等可以帮助新手更好地泊车;而远程启动、车内氛围灯、防紫外线/隔热玻璃等能够有效提升驾乘舒适度;雨量感应雨刷、弯道辅助照明、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等又提升了日常使用安全性。

       总的来看,这些配置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为用户省去了后期加装的烦恼。相比之下,CR-V的优势配置较少,包括可变转向比、前雾灯等。

       购置税减半政策刚刚落地,各家车企的促销政策就已经“卷”上了新高度。

       仅仅是购置税减半还不够,购置税全免、发放消费券、赠送全险、0首付0利息……各种优惠轮番上阵,层出不穷。

       在汽车市场上,合资一直是溢价更高的品牌,但在这次车市促销中,部分主流合资品牌反而成了优惠力度更高的那波。

       以东风日产、上汽大众等企业为例,均针对主销车型推出了购置税全免的政策;0首付0利息、置换补贴等也是常规操作。

       在优惠幅度的差异背后,自主与合资的地位也已悄然翻转。

NO.1

[ 优惠数万是常态 ]

       事实上,这波合资品牌的优惠幅度扩张并非购置税减半政策之后才出现的事情。在政策落地之前,不少主流合资品牌的优惠力度就已经超过了自主。

       “速腾优惠能到三万多,宝来优惠能到四万,现在买价格很合适。”这是5月底时北京一家一汽-大众4S店给出的折扣。

       而在另一家吉利的4S店,当我们询问与速腾定位相同、价位相似的车型星瑞时,销售人员表示,全北京的统一优惠大约3000元左右。

       品牌、配置的差异,再加上销售模式的因素,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向来复杂,但是三万与三千相差10倍的优惠力度,难免让人惊讶。

       毕竟如果按照常规思路,产品降价是因为市场竞争压力,那么吉利等品牌力、渠道力等远不如大众的中国品牌,更应该大规模降价促销。

       “现在是进入到了合资价格泡沫要破灭的阶段”,面对优惠更高的合资,有业内人士直言。

       除大众之外,其他的主流合资品牌优惠数万也同样是常态。

       在车fans平台上,有东风日产的销售人员就表示,“5月的优惠加大了好多。例如轩逸经典上个月是优惠19000,这个月优惠22000;天籁上个月优惠32000,现在优惠34000”。

       甚至以价格坚挺著称的丰田,优惠幅度也上升到了以万为单位。

       有销售人员表示,以往凯美瑞的优惠幅度一般不会超过一万,而最近“随便都能优惠两万,甚至还能往上走”。而雷凌的优惠幅度也可以达到三万以上。

       至于一汽丰田方面,在北京市场,卡罗拉近期的优惠幅度在5月底也达到了2.5万以上。至于以往的盈利车型亚洲龙和荣放,也从过去的“要保证加金融返利4000以上的创利才会卖”,变成了如今的“只要不亏”。换算成优惠,以荣放为例,幅度也可以达到1.5万以上。

       当然,合资品牌最近的降价,与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力下降息息相关。实际上,不只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优惠幅度也在增大。双方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增大,大多是从此前的没有优惠增加到几千块钱的优惠力度。

       以传祺影豹为例,据销售人员表示,此前这款车型并没有优惠,直到5月份因为客户变少,各家4S店竞争压力增大,有些店才推出了三四千元的现金优惠政策。

       从易车APP上的各个车型近一年以来的优惠幅度统计数据,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合资与自主品牌的差异。

       在我们选择的多个品牌的主销车型中,合资品牌动辄15%甚至20%以上的优惠幅度,明显比自主品牌更高。

       关于合资品牌较高的官方指导价与终端的大幅度优惠,也有人表示,这是合资品牌的一种定价策略。

       先不说这种策略是否明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是,如今在部分同级别车型中,合资品牌的成交价反而更低

NO.2

[ “轮到了合资品牌证明自己” ]

       “现在是合资车价格乱杀,自主品牌的差价反而没那么大”,在社交平台上,一位汽车销售渠道方面的业内人士“吐槽”到。

       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正代表着自主与合资的市场地位已经实现了翻转。

       “在合资品牌强势时,自主需要通过堆配置来证明自己十万元的车比合资十七八万的车好。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现在自主的三大件也不差了,同时配置比合资更高,于是就轮到了合资品牌来证明自己的性价比跟自主一样好”,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再加上经历曾经的巅峰时代之后,合资品牌都积攒了大量的产能,于是当市场萎缩、需求下降时,为维持产能运转,合资品牌们稳住销量的心情更加迫切。

       而自主品牌方面,“到去年为止,吉利、长安、长城等都完成了产品升级,推出的新一代车型不管是品牌力还是产品力强势程度都很高。”

       除此之外,关于如今自主品牌比合资品牌更稳健的终端价格,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其实也是自主品牌一直以来坚持的策略,而这样的策略长远来说是更明智的选择。

       一来,价格稳定才能“在用户层面降低谈价焦虑,维持车辆保值率”;二来,只有价格涨落不大,品牌运营才能更稳定,“不至于像某些合资品牌一样发布一款新车无优惠就无人问津”。

       乘联会数据显示,从2020年跌入谷底之后,如今,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再次进入了持续向上的阶段。在4月份拿下了46.5%的市场份额,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

       “到明年自主车企的份额保持在50%以上应该没问题”,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预测到。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自主向上合资向下的销量趋势,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合资品牌依靠引进国外成熟车型国产、销售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NO.3

[ 弯道还需超车 ]

       不久前,J.D. Power发布了2022年汽车经销商满意度研究。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2021财年整体盈利的经销商比例已经高于主流国际品牌,十四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也成为了整个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尽管自主品牌增速最高,但在绝对值上,依然与日系、欧系存在着差距。

       自主品牌的竞争力是否已经进入了能够平视合资的阶段?当我们把这一问题抛给一位同时经营自主与合资品牌4S店的投资人时,对方直言,在他看来某些自主品牌还是存在吹牛的成分。

       而一位先后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负责营销板块的负责人则表示,现在“市场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反应快,推陈出新快、流通迭代快,所以市场的反应快,也更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

       只是尽管如此,自主品牌如今的发展依然“很不容易”,“现在量是上来了,但是品牌的溢价还是没有(上来)”。

       言外之意,自主品牌如今的市场表现,大多数依然还是依靠错位竞争,即拿自己的高配车型与合资品牌低配车型竞争,才取得的结果。

       以上文提到的星瑞为例,这款定位A+级的车型搭载了源自沃尔沃的2.0TD发动机,而这款发动机原本只用在高端车型上。140kW的最大功率和300N?m的最大扭矩,价格只有11.37万-15.27万元,大致与1.2T的卡罗拉一个区间。

       但是这也并非是一个全然让人沮丧的结果。上述营销负责人坦言,起码“自主品牌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再加上“新能源、智能化提供了新赛道的可能性,合资企业已经有了普遍的压力”。

       在4月份的车市销量发布时,凭借DM-i的热销,比亚迪超越了南北大众成为了月销量最高的车企。在销量TOP中,比亚迪、吉利、长安也占据了其中三席。

       而在终端市场上,有消费者表示,此前去4S店看车,“比亚迪人山人海,而隔壁的丰田、本田人就不多,对比还是有些明显的”。

       虽然这一切还非常态,但有了这样的开端,自主品牌全方位超越合资,终究又多了几分期待。

       好了,今天关于“吉利汽车价格策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吉利汽车价格策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